親子心理學: 12月 2012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玩具選擇反映寶寶性格

① 喜歡懷抱絨毛類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感情豐富、細膩、依戀、溫情的人;
② 喜歡拼裝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強,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較久,做事比較有耐性;
③ 有的孩子喜歡運動性玩具,他們通常精力充沛、膽量較大,對內心的情緒不加掩飾,動作就是他們的言語!

“別弄髒衣服”還是“玩得開心點”?



玩耍是寶寶的天性,也是寶寶的權利。
小手髒了可以洗,衣服髒了可以換,可那快樂的時光啊,
一去不復返。
或許我們應該學習一下美國媽媽,對寶寶說聲:“玩得開心點!”因為快樂才是我們送給寶寶的最好的禮物!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在外乖寶寶 在家小霸王




最近聽到很多家長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家寶寶在幼稚園裡表現得非常好,完全是老師眼中的乖寶寶;怎麼一回到家,就變成一個不聽話「小霸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 帶著這些家長的疑問,我們採訪到社區幼稚園的園長劉兆政老師,他證實確有這樣的個案發生:「許多孩子在幼稚園裏非常聽老師的話,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做,是我們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可是一回到家裏,卻轉變得任性、嬌慣、自主性差,事事都要爸爸媽媽代替,處處依賴父母,與他在幼稚園裏的表現大相徑庭。」這使我們不禁納悶,到底是基於什麼原因,竟會致使寶寶表現出雙重性格行為呢?

雙重性格根源
 大體而言,一個人的性格表現,不外乎受內在心理和外在環境因素所影響,寶寶亦然!所以造成其雙重性格表現的根源,大致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談:

◎由孩子的心理特點所決定
 由於寶寶的年齡小,自控能力比較差,不免會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但因幼稚園裡的團體生活,與家裏的生活環境完全不一樣,必定會對孩子的行為有所制約,同時激發出孩子內在的榮譽感,使他覺得,自己必須在團體中獲得一定的認可,所以在幼稚園時,自然會表現得好一點;可是一回到家,心理便容易產生放鬆的感覺,於是嬌慣、任性的依賴性格,就又冒出頭來。

◎由家長自身的原因所造成
 現代的爸媽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不經意地犯下4個小錯誤:

1.非常溺愛孩子,要求不夠嚴格
 在現代的核心家庭裏,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往往都對寶寶過分遷就,即使他犯了錯也不嚴格糾正,這每每養成孩子有恃無恐的驕縱心態,自然也就增加教養的困難度。

2.保護過度,事事都包辦代替
 爸爸媽媽們總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什麼事情都幫他做得好好的,致使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完全得不到訓練,當然更顯得依賴心重。

3.教育方法不得當
 教育孩子最忌完全沒有章法,該嚴厲的時候不嚴厲,該鼓勵的時候不鼓勵,這如何使孩子能有所遵循?

4.忽視家庭與幼稚園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本應並行不悖,倘若在幼稚園裡,老師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而在家裏,爸爸媽媽卻不這樣教育寶寶,什麼事情都替他做得好好的,寶寶當然會變得隨便、依賴性重。

那麼,家長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不再當「雙面人」,即使在家裏,也表現得和在幼稚園裏一樣好呢?

父母應對策略
 父母寵愛子女本屬自然,但在形式上的方寸拿捏,卻不可不有所斟酌,以下幾點僅供家長們參考:
 ◎正確地愛孩子
 溺愛孩子,對孩子無原則地遷就,雖說本意是疼愛孩子,可是實際上卻害了他;因為溺愛容易造成孩子的過分依賴,本來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如今全然交由父母代替動手,極易養成孩子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性格。因此,爸爸媽媽應懂得疼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盡力做到有理智、有分寸地對待孩子,如此才能把愛與教育結合起來。

◎不要事事包辦代替
 在現代家庭中,獨生子、女多,年輕的父母經常認為寶寶的年齡小、能力不足,因此吃飯、穿衣都不讓孩子動手,一切代勞;或者害怕讓孩子自己做事會惹出許出麻煩,愈幫愈忙,所以為了省時省事,乾脆就事事包辦。這麼一來,不但會影響孩子在很多能力上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滋長了孩子過分依賴的心理,使孩子缺乏進取心。
 因此,爸爸媽媽除了要注意寶寶的能力發展,他自己能做的事絕不代辦外,還要學會信任孩子,讓他自己嘗試去做,並且積極為他創造動手、動腦的條件和環境,這樣才能訓練孩子的能力與自覺性。


◎正面教育,多鼓勵孩子
 爸爸媽媽可以對寶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期望,繼而願意力爭上游。

◎保證家庭和幼稚園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與幼稚園相互配合,密切聯繫,將是保證孩子教育一貫性的重要條件。因此,爸爸媽媽必須瞭解幼稚園的作息時間和生活常規,當孩子回到家以後,也不能過於放縱,應儘量按照幼稚園的紀律來約束孩子,持之以恆,使老師、家長的要求變成孩子的自覺行動,進而養成有秩序的生活習慣。

◎利用孩子的心理特點,請老師協助教育
 老師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個權威的象徵,所以孩子非常期待老師和小夥伴的認可;父母可利用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把他在家中的各種表現,客觀地反映給幼稚園老師知道。如果孩子在家表現得不好,爸爸媽媽可以要求老師協助教育;當他有所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時,也要讓老師知道,以便老師可以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如果進步極為明顯的話,老師還可以在團體中給予表揚,這樣不但會讓寶寶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對養成孩子在家裏和幼稚園中一致的良好習慣和優良品格,非常有助益。

如果你家裏真有個小小「雙面人」,建議您不妨先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然後根據以上幾點原則,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做點改進,那麼要不了多久,相信您就會發現,寶寶不再是個讓你頭疼的「雙面人」,而是一個在家、在幼稚園都表現得同樣出色的好寶寶了!^^
                                                                                     

文 / 鄧逾男  專家 / 劉兆政 幼稚園園長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床頭說故事,大人小孩同眠


【聯合報╱詹惟鈞/宜蘭市】 
 
孩子一一出生後,我開始在睡前說故事給孩子聽,很多育兒專家認為說故事給小孩聽,對孩子語言發展幫助很大。由於內人幾乎每晚都要加班,老婆就把床頭說故事的任務交給我了。

我想藉說故事培養子女閱讀習慣,於是每晚都在床頭讀繪本給孩子聽,起初試著播放故事CD,但孩子經常不把它當作一回事,我跟孩子提到CD中的故事時,他們通常都沒有什麼回饋和反應。

於是我改拿親友送的繪本說故事,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孩子不但記得繪本裡的人物,也期待我告訴他們下一頁故事情節,還會提出許多問題。大兒子才4歲多,已有10多本繪本被他翻爛了,但他樂此不疲,有時還會口齒不清地學我說故事。

孩子不想睡覺時,我最常搬出「虎姑婆」這項法寶,把電燈熄掉,漆黑中孩子很快閉上眼,怕被虎姑婆吃掉。隨著睡意漸深,看著孩子們熟睡時的果紅臉龐,此時,我也累癱了。床頭說故事可以助眠,而且沒有任何負作用。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2歲前缺母愛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良好的生長環境和溫馨的家庭關係,不僅關係寶寶的健康成長,還會影響幼兒的一生。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神經學家指出,幼時如果缺少母愛,會減少幼兒的大腦容量,影響孩子一生。

專家曾就受到母親忽視的同齡兒大腦分別作掃描,並指出,正常三歲幼兒很可能長大後比受到母親忽視的那位要聰明,社交技巧更高,而右邊大腦小的孩子以後更容易沉迷毒品、暴力犯罪,長大後失業可能性大,同時,也可能面臨更多的精神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

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阿倫•斯霍勒教授表示,出生後2年間,如果不能獲得足夠的母愛,包含大腦的重要遺傳基因就無法生效,包括智力發育。2歲後,無論怎樣彌補也無法挽救這種損傷。

母親的關愛是多方面的:與孩子一起玩耍,與他們肌膚相親,哄寶寶睡覺,時常擁抱等。但並非每個孩子都得到了足夠的母愛。有的父母忙於工作,對孩子疏於照料,甚至將孩子寄養在祖輩家中。有的雖然跟孩子住在一起,卻嚴重忽視孩子,對孩子的情感或者身體狀況不聞不問,甚至虐待,這些都會對孩子的大腦機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另外,專家指出,母親的忽視越嚴重,孩子的大腦損傷也就越厲害。如果因為各種因素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母愛,最受傷的無疑就是這個無辜的小生命。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百分之一的資優生共同點:餐桌教育

在父母親的鼓勵下,拿起飯匙開始生疏地夾動起筷子的瞬間,孩子咀嚼並吞下肚子的並不只是讓身體發育的營養而已。像是背景音樂一般傳來的父母對話,以及關心的眼神,跟音樂一起消化掉的孩子們。



餐桌教育是為了進入幼稚園、小學的小孩,可以提早做準備的最佳早期教育,以及學前教育。


家庭聚餐與學業成績之關係


研究藥物中毒原因,以及濫用實際狀態的哥倫比亞大學CASA(The National Center on Addiction and Substance Abuse at Columbia Universit)。最近進行了一項從成長期的破壞型行動模式(藥物、酒精、煙害、青少年懷孕等)當中,研究找尋能保護孩子們的方法。在孩子們的成長發育過程中,發現家庭聚餐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CASA,每年都在對孩子們進行有關晚餐的實際狀態調查。根據二○○三年的研究結果,CASA公佈了下面的內容:


常常有進行家庭聚餐的孩子,比起沒有家庭聚餐的其他同學,學校成績獲得A學分的比例要高出兩倍、而做出青少年不當行為的比例也低於二分之一左右。


這是連研究小組都始料未及的結果,而他們以這個研究的結果為基礎,推出「CASA家族之日—跟子女一起用餐的日子。」之後,也破例發展成了現在的國定假日。現在已訂定每年九月的第四個星期一為「家庭聚餐之日」,來讓所有的父母親了解家庭聚餐的重要性。

將近有半數國、高中生完全沒有與家人一起共進晚餐的韓國,也出現了令人感到驚訝的數據。針對一百多所國、高中全校排名第一的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每星期和家人聚餐十次以上的學生,竟然佔了近百分之四十。

如果排除孩子們中午在學校吃營養午餐,所謂每星期跟家人聚餐十次以上,就表示包括週末,每天至少有一餐是跟家人一起用餐的。而中間成績的學生,只有百分之十四回答有跟家人聚餐十次以上,那麼家庭聚餐跟學業成績的關聯性,以及對孩子的人格發育,難道只是個偶然的巧合嗎?餐桌教育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而造成這樣的差別呢?


▼家庭聚餐是社會活動的開端。就像大人們透過聚餐來建立社會式關係一般,家庭聚餐是為了讓孩子能建立社會關係,而在家裡所接受的第一步實戰訓練。(延世神經精神科孫奭漢院長)

▼在一起的生活共同體—家人,能相聚在一起吃飯的家庭聚餐,可以讓孩子產生所謂家庭的概念,並對因遺傳、信賴而形成的共同體產生認知,而且也可以成為增進家族愛的機會。(韓國兒童發育研究所韓村根所長)


【內容摘自《餐桌上的奇蹟》,作者SBS特輯製作小組/譯者孔祥柏,大田文化出版】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孩子自律基本功 從哪裡開始?



美國賓州大學講座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與他的同事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在一項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研究中,證實了「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學業成績。他們發現,這些自律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投入許多時間在學業上,而非打開電視,滿足眼前的欲望。
 

就學理上來說,這樣的孩子有哪些特質?父母可以怎麼做,幫孩子建立這些特質? 

一、口語發展較好的孩子 

孩子玩扮家家酒,一邊分配手上的「餅乾」,一邊喃喃自語:「這是我的,這是爸爸的,這是媽媽的……咦?小布怎麼沒有呢……來,給你一個。」像這種自導式的獨白,最常出現在三到五歲,俄羅斯發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v Vygotsky)稱它為「私語」(private speech)。維高斯基認為,這是幼兒發展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它能幫助幼兒計畫當下活動,也能協助幼兒控制自己的衝動。
 

當孩子開始說話時,他會模仿成人,將成人的標準納入自己的談話中。因此,口語發展較好的孩子,較能善用這項「認知自我導航系統」來控制自己的行動。 


二、內在標準較高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者班都拉(Albert Bandura)指出,孩子是將重要他人的標準,內化為自己的標準。從早期二十四小時照顧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入學後的同儕、教師,都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採納標準的對象。當孩子眼中的重要他人自我要求不高時,孩子也會對自己採用低標準。
 
為了提升孩子的內在標準,除了父母以身作則或同儕影響之外,班都拉建議,可以為孩子讀些「追求卓越」而獲得公眾肯定的科學家、運動員的故事。 


三、樂觀的孩子 

正向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著作《教孩子學習樂觀》中表示,樂觀的人把不幸的事情解釋成特定的;悲觀的人則詮釋為普遍的。例如考試沒過關時,樂觀的孩子可能會覺得「是因為我沒有好好準備」(特定的),悲觀的孩子有可能歸因於「我沒有其他同學聰明」(普遍的);比賽打輸了,樂觀者會覺得「我不擅長踢球」(特定的),悲觀者則認為「我運動神經不好」(普遍的)。當孩子把失敗當成特定事件來解釋時,雖然這個部分表現不佳,他仍然可以在其他部分繼續努力。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他自然就有動機去嘗試,而毋須外力介入。
 

一個人有可能將悲觀扭轉成樂觀嗎?塞利格曼認為這是可以訓練的。他認為孩子的悲觀,有一部分來自他所接觸及尊敬的成人,所以首要之道,就是父母先改變自己對事件的解讀方式。例如,面對孩子拒絕收拾玩具時,別放大孩子的錯誤「你為什麼『從來』就不聽我的話」,最好聚焦在當下「你為什麼今天不聽話」;遇到成績不理想時,用「你得多花些時間在這個科目上」,取代「你真不是讀書的料」。
 

四、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孩子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心。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徒勞無功,遇到阻礙時很快就會放棄原先的企圖;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則是將困難視為挑戰,堅信自己可以克服。即便高估自身能力很有可能導致更深的挫敗,班都拉還是認為「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是好的,因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這樣的信念可以讓人熱忱、執著的去完成,並忍受多次打擊。
 
他也提醒,帶有競爭性的評分與排名,會使許多孩子感到自身能力不足,畢竟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他建議,如果孩子能夠以更加合作的方式一起學習,並能依照個人不同的進度被評斷,較能提升他的自我效能感。以下兩點是增進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具體做法:
 
1. 擁有成功的經驗,或看到別人成功的表現。特別是看到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人成功時,孩子會心生「他能,我也能」的念頭。 

2. 獲得口頭上的肯定。肯定要具體、接近孩子的能力,例如家長可以說:「我相信你能在二十分鐘內,完成這一頁的練習。」而不是含糊的說:「我相信你可以快速的寫完功課。」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2年12月號】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孩子鬧脾氣/教他同理心 勝過賞與罰


小強(化名)又生氣了!小強媽媽很苦惱:「為什麼他都不能等,我在忙家事,跟他說了,等一下再買給他,又不是不買,他就是要大哭大鬧才甘心!」

孩子不能等待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先天氣質的因素,或後天習慣的養成,但以我對小強的了解,我認為他根本沒有體會媽媽的心情,更精確的說,他不了解媽媽「正在忙」的心情。

理解、辨認和回應別人感覺的能力,便是同理心,換句話說,也就是「設身處地」的能力。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有好的人緣、順利的團體生活、愉快的人生。但現在的孩子,或許是少子化和電子產品當道,他們很少機會去感受他人在想什麼,也缺乏豐沛的互動經驗,往往從自己的觀點出發。
 
以前文的例子來看,小強可能只是想著,媽媽現在不買給我,所以就是不買,他無法體會媽媽的想法,所以著急,然後便生氣了。

通常家長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賞」,就是當孩子鬧情緒時,立刻買給他,滿足需求,預期結果就是小孩馬上不生氣;二是「罰」,打他一頓或者剝奪他的權利,小孩只好當下屈服。

但不論是賞或罰,都無法有效嚇阻上述情況,反而可能不斷重複發生。

我建議小強的媽媽,以繪本或卡通教導小強同理心。利用三步驟:找一找、指出來、想一想。家長先闡述給孩子聽,一邊問孩子問題,等熟練後,再引導孩子分享。


【聯合報╱楊婉伶/北市宏恩醫院職能治療師】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哪些飲食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營養豐富的早餐>

空腹一夜後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大腦在內,都需補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健腦食物,這時的營養利用率要高於其他兩餐。調查顯示,平時不吃早餐的孩子與吃早餐的孩子相比,在記憶方面有明顯的差別。研究專家的一項測定也表明,不吃早餐孩子的智商得分要比堅持吃早餐的孩子低10%-15%。
聰明的媽媽一定要給寶寶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因為早餐如同一劑補腦靈藥。

<從小養成有節制地進食>

經常過食,會使大量的血液經常存積在胃腸道,造成大腦缺血、缺氧,妨礙大腦的功能,導致智商下降。更為糟糕的是,過於飽食還容易誘發一種叫做縴維芽細胞的生長因子,在大腦中數以萬倍地增長,使大腦細胞經常處於缺血、缺氧狀態中,導致大腦主管語言、記憶、思維等活動的神經細胞功能受到抑制,得不到發育,從而降低智力。
有節制地進食,不僅可以預防反日後引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癥等疾病的隱患,而且會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

<讓寶寶保持適中的體重>

醫學專家指出,肥胖會使大量的脂肪進入腦內,擠壓大腦溝回,由此妨礙神經縴維增生與腦的溝回形成,最終,導致大腦皮層變得平滑,神經網絡簡單,形成“肥胖腦”。另外,體重過重的孩子呼吸幅度也會縮小,容易造成體內供氧不足,使大腦細胞缺氧,從而智力發育受到影響。
身體肥胖兒與正常體重的孩子相比,不僅智商,尤其是操作性智商有很大差別,同時視、听感覺以及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處於低水平。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10種遊戲 克服感覺統合障礙

 來玩遊囉!想訓練寶寶,玩遊戲是最好的方式!從遊戲中悄悄地訓練各種技巧,寶寶反而會樂在其中,想培養感覺統合能力,一點都不難,只要運用身邊一些垂手可得的小工具,六個月後,就可以明顯看出成效!

 
1. 擺盪遊戲:(0~1歲起)
 從寶寶出生起,就得開始訓練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只要由家裡的長輩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就可以達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應、增加肌肉張力的效果。

2. 丟接球:(1~3歲起)
 寶寶一歲時,可將直徑約20公分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並鼓勵孩子主動伸手拿球;待寶寶二歲後,就可以玩進階遊戲,即使用20~30公分的橡皮球,然後與孩子間隔約二公尺,分別坐於地上,用滾球的方式與寶寶玩傳球遊戲。寶寶三歲就可以完高階遊戲,將您與寶寶的距離拉長至3~5公尺,並改以彈跳的方式傳球。如此一來,可以改善寶寶的手眼、雙側,及視覺追蹤的協調性。

3.鏡子遊戲:(2歲起)
 從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玩模仿遊戲。藉由孩子模仿父母動作的過程中,可藉機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及區辨左右方向,這對寶寶的觀察,與動作計劃能力有長足的進步。不過,一開始不要太難,應從一隻手開始,再進展到全身,以免動作太複雜,寶寶一時記不清,而產生挫折。

4.地面探險:(1~2歲起)
 僅需不同材質的拼裝地毯,就可以提供寶寶觸覺及本體覺刺激,有助於改善其動作計劃能力。玩法很簡單,寶寶一歲時,就可以在家裡佈置各式不同材質的地毯,讓寶寶在地毯上爬或走,或從事任何遊戲,讓寶貝接受不同材質的刺激。等到寶寶二歲起,媽咪就可以做難度稍高的設計,將地毯高度任意變化,讓寶寶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從事各種遊戲。

5.疊積木:(2~3歲起)
 自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工具是約5公分立方的積木,讓寶寶嚐試用一手或兩手將積木疊高即可。待寶寶長大些,到了三歲,就必須換小一些的積木,約三公分立方來訓練,讓寶寶試著使用積木,進行疊高或創作遊戲,有助於改善手眼協調,並可順道訓練寶寶的創造力,及注意力,一舉數得。

6.跳格子:(3歲起)
 現代都市寸土寸金,孩子遊戲的空間大大縮減,想玩跳格子遊戲,似乎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不過,也有變通的方式,不能在戶外玩,換個地點在家裡也可行,只要運用家裡的拼圖地墊,就可以享受童年。玩法很容易,將每塊地墊放置於地,並固定,注意喔!每塊的間距需為20~30公分,然後就可以讓寶寶用跳的方式踩地墊,很有趣吧!這對baby的空間概念訓練,及本體覺刺激,都相當有幫助,不妨多進行。

7.打鼓遊戲:(3歲起)
 使用最簡單的工具──手,也可以玩出興味!在不同材質上拍打,然後請孩子模仿。遊戲進行時,可配合節奏,先在某一器材上連續拍打一次或二次,接著再換拍另一項材質製品。有順序地進行,可一併訓練寶寶的記憶力、動作計劃能力,此外,因使用的材質不同,也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

8.沙箱:(3歲起)
 動手製作沙箱或豆豆箱,並不如想像中困難,裝放家電用品的小箱子就很好用。為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可發揮美術創造力,將空箱子的外表好好裝飾一番,愈有想像力愈佳,或者可讓寶寶自由發揮,自己試著替箱子穿衣服。準備完成後,在小箱子中,藏放筆、鑰匙、小豆子等,讓小朋友閉著眼睛,以手找出東西,並猜猜看是什麼?在尋找及觸摸的過程中,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增進觸辨覺能力,及注意力。

9.黏土創作:(3歲起)
 讓寶寶親自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小玩意。買一包黏土,含各種色,讓寶寶發揮觀察力及想像力,用黏士捏製動物,或其他感興趣的小東西。製作時需靈活運用手部動作,對寶寶的觀察力、精細動作及雙側協調,都有不錯的幫助。

10.手指畫:(4歲起)
 寶寶的手偶爾弄髒了,先不要急著罵人,其實這也是訓練寶寶觸覺刺激的一種方式。找一天晴朗的好天氣,不管身上的顏料有多難洗,盡情地和寶寶一起玩一場色彩遊戲。拿些水彩顏料,沾在手指上,就這樣輕鬆地畫一幅美麗的畫作吧!除了觸覺刺激外,空間概念及注意力也一併訓練完成,絕對值得。

採訪/陳雯琪
諮詢/適健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組長 張旭鎧
(本文摘自育兒生活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