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心理學: 增進兒童體適能,培養孩子好情緒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增進兒童體適能,培養孩子好情緒


「下課後我想吃餅乾」、「回家可不可以看卡通?」孩子是爸媽的寶,為了不輸在起跑點,孩子要上各種才藝班,課後有車代步、零食充飢,在家有電腦等3C產品占據生活重心,減少孩子活動的時間、空間,長期運動量不足,體適能差。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是身體基本能力,使我們可應付日常生活、具備免疫力、運動能力、環境適應的能力,包括十項基本要素:身體組成、肌力、耐力、暴發力、速 度、敏捷性、平衡、協調、心肺適能、柔軟度。體適能較差的孩子從事體能性活動、運動時,會出現較差的能力與適應力,易身體疲勞或力不從心。


一起協力做家事,宜情又健身:幫媽媽提東西回家,可增進上肢耐力。幫忙擺碗筷、擦桌子、收衣服,可增進協調能力,甚至手部精細功能及責任感。

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爬山:全身性運動可增加協調性、與耐力。運動時間持續2030分鐘,每周至少3次,可增進心肺耐力。
運動可增加孩子肺功能,提升抵抗力,還可促進大腦皮層活動,使神經網路傳遞速度增進,同時於動作、情緒與認知區塊產生迴路,使大腦細胞靈活性增加。亦可調節激素分泌:多巴胺讓孩子有好情緒,血清素和記憶、情緒有關,正腎上腺素則和注意力有關。

讓孩童擁有良好的健康體適能,保持規律生活作息,才有足夠的體力學習,充沛的活力活動,當孩童的精神得到寄託、情緒安定,專注力提升,心理上有自信心,成就感也從中獲得。

【聯合報╱江宜臻/北市宏恩醫院物理治療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