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心理學: 11月 2012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孩子鬧情緒,父母不做負面的情緒教育


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所學校,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正面的情緒教育,孩子也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而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面對孩子鬧情緒,以下八種父母常見的反應其實是負面的情緒教育,無助於提高孩子的EQ……


一、以暴制暴:「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採取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二、當孩子情緒的奴隸:「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三、男孩別哭:「男子漢不要哭,勇敢一點!」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徵,男孩也有各種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權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

四、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地扭曲了孩子的自我概念。

五、流於說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六、迴力球效應:「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七、阻斷話語:「怎麼垂頭喪氣的?振作一點!」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不但阻斷了親子溝通,也讓孩子相信情緒是不受歡迎的,進而築起一道心牆,變成一個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顯得麻木的人。

八、歸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孩子愛抱抱 是壞習慣嗎?

有些人認為:「我瞭解安全感的重要性了,但是每次寶寶一哭就抱起來的話,會寵壞孩子、害他無法獨立。」也就是擔心養成愛抱抱的壞習慣。其實抱抱根本不會帶來任何不良影響。

「獨立」的相反的確是「撒嬌」,但事實上「撒嬌」對於「獨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人類的寶寶與其他哺乳類不同,出生後一年之內還無法自行行走,亦即出生時是尚未成熟的狀態,如果不依賴父母親的話,無法生存。寶寶唯一能夠用來表達自己的方式就是「哭」。利用「哭」的方式叫來媽媽,藉此獲得溫暖的懷抱,寶寶的安全感才能夠因此滿足。

充分依賴以獲取安全感,下一步寶寶開始感覺到這樣的世界的不便,因而產生「我要靠自己!」「討厭這樣!」的心情。這就是獨立。然而,獨立的世界雖然自由,同時也是個不安的世界。這種不安一旦太過強烈,寶寶就會對爸爸、媽媽撒嬌。孩子以這種方式往來於依賴及獨立的世界,同時逐漸獨立自主。

因此,如果沒能夠讓寶寶充分撒嬌、讓他們獲得安全感,寶寶就無法邁向獨立的世界。寶寶想要媽媽卻屢屢得不到回應時,幾次下來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撒嬌的人才能獨立」、「抱抱是通往獨立的道路」,這些是目前專家們所推論出來的正確知識。

但是,現在的祖父母一輩養育爸爸、媽媽時,正好是「不可以養成愛抱抱的壞習慣」觀念的全盛期。「孩子哭了也不能抱」、「哺乳要按照時間,不可以一哭就餵奶」等稱為「強迫獨立法」的育兒方式從美國傳入,在日本發揚光大。可是後來美國人自己否定了這種育兒方式,然而這方面的消息卻絲毫沒有傳到日本來,因此日本現在仍有不少人抱持著舊觀念。

現在提倡「不要害怕養成愛抱抱的習慣,盡量多抱抱孩子」。希望媽媽們別在意周圍親友的意見,可以對自己所擁有的正確知識有信心。

-【內容摘自《準媽媽必備!懷孕.生產.育兒圖文手冊》】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看小兒科有年齡限制嗎?


以疾病層面來看,不同年齡層有必須考量的差異點。比方說有些疾病是小朋友比較容易罹患的,而有些疾病則是好發於成人。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郭貞孍說明,有些疾病好發於18歲以下的青少年,比方說小兒感染科中有一種特殊疾病叫做「菊池症」,罹患此種疾病會有發燒、淋巴腺腫大、白血球較稀少等症狀,且好發於青少年,由於小兒科醫師看診病患多為18歲以下,讓小兒科醫師診治是比較合適的。倘若15、16歲的患者到家醫科或其他專科看,也許醫師比較不會聯想到這種疾病。另外,醫師對於不同年齡層的診治方式不盡相同;加上小兒的身體器官尚未成熟,針對病情所給予的藥物成份與份量也和成人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18歲以下的嬰幼兒、學齡前兒童、青少年等,建議都是看小兒科為主!

超過18歲就不能看小兒科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些疾病的類型是慢性的,或是屬於終身殘疾。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罹患這些疾病,可能是從小到大都必須要長期接受診治或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狀況。那麼假如某個人小時後發現罹患氣喘,經常有症狀出現,從小就需要長期配合醫師的診治,當他超過18歲後,就不能繼續讓以往熟悉的同一位醫師(隸屬於小兒科)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建議18歲以下都是看小兒科比較好,但倘若有這種特殊狀況,就算已是成年人,依舊可以讓小兒科醫師繼續治療。

專業醫師皆認為,從小到大都看同一位醫師是很好的做法。這樣醫師對於病患的病情可瞭解透徹,當病患的身體狀況出問題時可立即對症下藥。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宏昌以先天性膽道閉鎖為例,患者的膽道萎縮不通,無法將膽汁順利排出,導致膽汁滯留易造成嚴重的肝硬化,除了動手術外,還必須終生追蹤治療。假如患者讓一位小兒科醫師治療了18年,到第19年換看一般內科或腸胃科,也許醫師都知道如何診治,但也有可能出現無法對症下藥或診療方式不適合患者之類的問題(若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患者,長大成人後罹患其他疾病比如肺炎,可至胸腔內科看診)。
 【採訪撰文/張晴宜】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兒童近視預防需知


兒童近視是一種發生率很高的眼病,是14歲以下兒童患的主要眼病之一。

很多近視眼媽媽,尤其是近視超過六百度的高度近視媽媽,總會有這樣的顧慮,近視會遺傳嗎?如果會,那麼應該怎樣預防,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視力呢?其實近視雖然和遺傳有關,但是也取決於後天的用眼衛生,媽媽不必擔心。下面一起來了解。

一、近視會遺傳嗎?
1、近視是有遺傳的可能,因為從眼病的調查結果分析,有近視家族史的家庭成員,發生近視的比率比沒有近視家族史的要大些,說明近視的發病與遺傳有一定關係。

2、高度近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就是有關近視的一對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發病。如果只是其中一個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個基因是正常的,則不發病。

3、高度近視眼的男子與高度近視眼(600度以上者)的女子結合,子女發病的機會在90%以上。而同正常視力或中低度近視者結合,子女發生近視眼的機會是1/10。

二、怎樣給寶寶一雙明亮、健康的眼睛?

1、適當地曬太陽很重要適當的戶外運動,曬曬太陽,有利於鈣的吸收,對視細胞的和角膜的發育也很有好處,有人稱之為光波。

2、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
 1)維生素A:當人體內缺乏維生素A時,眼睛在夜間視物的能力會下降。繼續發展還可能患乾眼症,感覺眼內乾燥、角膜增厚。建議準媽媽每天的攝取量為5000國際單位左右。

2)維生素B1:對於大腦發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有助於完善眼神經系統的功能。維生素B1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有小麥、魚、肉等。準媽媽每天的攝取量應在1.5毫克左右。

3)維生素B2:包括核黃素和菸酸兩種,鹽酸缺乏可引起視神經炎和視網膜炎,核黃素有保證視網膜和角膜正常代謝的功用。準媽媽每天需要1.5毫克左右。

4)維生素C:可以增強抵抗力,有助於粘膜組織的修復和角膜上皮的生長,預防白內障的發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是維生素C最好的食物來源。準媽媽每天的需求量為100毫克左右。

三、近視媽媽懷孕,聽聽醫生怎麼說

1、孕婦並不適合常戴型隱形眼鏡,起碼要在懷孕後三個月停戴,產後6~8週(最好3個月)再重新配戴。此外懷孕還不適合做雷射矯正近視手術。

2、而且在妊娠期,準媽媽要慎行眼部化妝。孕期,準媽媽血液循環加速,容易發生麥粒腫,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針眼”,是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眼瞼急性化膿性炎症。

3、經常化妝的準媽媽,睫毛根部容易長一些白色的小點點,這是因為睫毛腺被阻塞了的原因。因此,準媽媽還是盡量少畫眼線、塗眼影。平時多注意飲食清淡,不要過於油膩。

【觀念探討】-看電視和看書哪一項對眼睛較吃力?

近視的原因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時,眼】睛內「睫狀肌收縮」,及「兩眼內聚」的壓力所造成。小孩每天寫功課.看書.打電腦.看電視等活動,如果時間太長都會增加眼球的壓力,使近視不斷加深。尤其手機。 遊戲機對小孩視力的影響最大。
 休閒時間多作戶外活動及親子互動,可偶而看電視,因為看電視屬於遠距離,只要廣告時間視線移開銀幕休息,就不是長時間用眼。有些家庭不讓小孩看電視,所以休閒時間小孩就是在看書,看書所用的調節壓力是300度,而看電視3公尺時,所用的睫狀肌壓力只要30度,只有看書的十分之一,所以當然看電視時眼睛比看書輕鬆。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好動還是過動?


學齡前期兒童的家長如何早期區分自己的小孩只是好動還是有過度活躍的傾向呢?過度活躍症在臨床醫學上稱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ttention-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其行為表現分為三大類:

<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不注重細節,簡單的工作也非常草率、粗心大意。
(2)做事或玩耍都無法專注,即使是他有興趣的活動,亦無法持續。
(3)別人對他說的話常常「有聽沒有到」,即使確定他聽到了,也不作反應。
(4)無法遵照指示把事情做完,包括學校作業、家事或休閒活動。
(5)常常做事沒有規劃,忙來忙去,事情還是一團糟。
(6)常逃避或討厭需要專心的事情,如上課、家庭作業等。
(7)常常搞丟東西,例如課本、作業、鉛筆盒、心愛的玩具等。
(8)常因為外界一些不相關的刺激而分心。
(9)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

<活動量過多>
(1)常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
(2)在教室經常離坐,或是應坐著的場合坐不住。
(3)在不適當的場合常常跑來跑去,爬上爬下。
(4)無法安靜地玩遊戲。
(5)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動來動去,靜不下來。

<易衝動>
(1)沒辦法等別人把話講完再回答,如在別人問題未說完時即搶答。
(2)別人談話時常常插話,或貿然闖入別人的遊戲。
(3)團體活動時無法耐著性子排隊或等待輪流。


如果您的小孩常有類似以上行為出現,且在學習上出現困難,無法與同年齡小孩互動等問題。建議您尋求兒童心智科或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專業醫師的診斷及協助,過動兒經由藥物治療或行為矯正,均有良好成效,切勿不在意而錯過治療時機,影響小孩後續的發展,造成小孩一輩子的遺憾。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懷孕壓力大 孩子易暴力傾向


一項研究追蹤在台大醫院生產的一百八十六名懷孕婦女發現,孕婦產前如果工作壓力大,孩子出生後易有攻擊傾向、注意力不集中及神經發展遲緩現象。
這項研究由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主持,研究團隊自二○○四年開始追蹤,要求婦女產後三日內填寫心理評估量表,兩年後記錄幼兒行為量表,測量孩子的內在及外在行為,找出產前壓力與幼兒異常行為關連。

調查發現,常處於工作壓力下婦女產下的孩子,外在行為易有負面傾向。研究團隊認為,可能與孕婦釋放「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有關。研究計畫將追蹤這些孩童至青少年時期,希望找出孩子疾病與環境關連。

陳保中說,環境荷爾蒙、重金屬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幼兒健康。
台大公衛學院生殖危害實驗室博士林靜君表示,孕婦工作壓力可能影響下一代神經發展,導致幼兒對外在環境反應變差。
國外類似研究也發現,孕婦面臨壓力時,腎臟分泌的壓力荷爾蒙會影響胎兒行為發展。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醫師蘇泓洸說,荷爾蒙可能透過胎盤影響胎兒,造成幼兒行為失調。
不過,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江漢光認為,孕婦工作壓力與幼兒行為異常的因果關係仍不明確,但提醒婦女不要累積過度壓力,需慎選懷孕時間。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研究:孩子早學游泳 運動發展佳

 「小孩越早學游泳,日後各項學習較出色!」澳洲一所大學研究發現,越早學習游泳的兒童,長大後在運動發展程度較一般沒有學習游泳的兒童來得佳,稍早挪威大學也針對剛出生的嬰兒學習游泳進行觀察,結果發現這些嬰兒長大後在平衡與抓東西的動作上較成熟與熟練。

 澳洲格里菲斯大學訪問七千位澳洲、紐西蘭與美國家中有五歲以下兒童的家長,以及讓180位年紀5歲以下的兒童參與實驗。研究者發現,小時候曾學習游泳的兒童在剪紙、畫線、塗線與畫形狀等視動項目上表現明顯比
沒有學過游泳的同年齡兒童佳,除此之外,在數學相關任務以及口說能力上表現也較佳。

 研究者喬治森表示,早期就學習游泳的兒童,日後在技能發展的時間都較一般兒童來得早,他表示,「這些技能包括能幫助兒童在進入幼稚園或學校時等學習環境的所需之技能。」

澳洲統計局稍早也公布數據,5到14歲的澳洲兒童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也是以游泳居冠,18%的人今年都曾游泳過,其次則為踢足球,佔14%。

另一份刊登在《Current Biology》期刊的研究結果也指出,包括游泳在內的運動,的確有助於動作行為的發展。

2010年挪威科技大學觀察19位從出生3個月就開始學游泳的嬰兒,以及沒有學游泳的嬰兒,當他們在五歲時,研究者再次觀察他們墊腳尖走路或是單腳平衡、跳繩、滾球以及玩接沙包等動作上差別,結果發現曾學過游泳的嬰兒,長大後在平衡與接東西動作都較佳。

 研究者西格曼德森表示,「人類發展其實不斷是透過熟練、成長與經驗及練習等交互結合,這次研究結果令人訝異地發現,在嬰兒階段就提供特殊訓練,對其長大後會產生長遠的正面影響。」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

律動課程可以學什麼?

兒童律動和幼兒律動結合了認知、音樂、圖畫、操作、肢體動作……等多種媒介,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無壓力、快樂的狀態下,促進左右腦學習,增進孩子知覺感官刺激的健康與發育, 擴充孩子的生活經驗,強調孩子主動學習,並樂於思考,以增進各方面的知識,同時啟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培養其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考力、自信心 及表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社會關係,促進孩子在認知、語言與社會性的發展。

1.遊戲中給予充分的知覺感官刺激,促進兒童全面性發展。


2.擴充生活經驗,增進認知學習。

3.啟發孩子的智力、學習力、創造力與想像力。

4.透過遊戲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與記憶力。

5.抒發孩子情緒,培養好的性情。

6.增進孩子間的互動與分享,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

7.藉由幼兒律動,強化左右腦的整合。

8.活化大腦與肢體之間的連結。

9.增進手眼協調、腳眼協調、手腳協調能力、平衡能力。

10.使孩子的動作可以更靈敏及協調。

11.藉由幼兒律動,增加多元的刺激,增進孩子的學習與發展。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懲罰孩子的智慧

孩子究竟要不要懲罰?絕大多數家長肯定會持否定態度。
隨著家庭教育知識的日益普及,“重教輕罰”已成廣大家長的共識。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懲罰是打罵的代名詞,因而我們常常在報刊上見到少數家長對孩子罰站、罰跪、罰餓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報導,這些家長便是對懲罰缺乏正確的理解和把握。
其實,懲罰的方式多種多樣;打罵只是其中的一種,是懲罰的極端性行為。錯用、濫用懲罰以致不負責任地對孩子的肉體和心靈施暴,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長期以往就會使懲罰失效,導致最終“管不住孩子”;而適當、適時的科學的懲罰卻能對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錯誤,從而收到以罰助教、以罰代教的效果。

“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微妙的家教藝術。只有擁有了懲罰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錯誤就要懲罰>
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要受到懲罰。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也應該告訴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仍要為此道歉。如果他是無意的,並勇於承認錯誤,家長會相信他,並減輕對他的懲罰。如果他隱瞞事實、逃避責任,他將受到加重的懲罰。這樣就可以從小培養孩子誠實、負責的性格。

另外,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應,否則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後就很難保證實施的有效性。



<懲罰的「量刑」要適當>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良性轉化,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後,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要依照規則進行懲罰>
家長應和孩子協商制定一個獎懲規則,讓孩子知道犯錯后將受到什麼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減少犯錯誤的概率。當孩子犯錯后,家長應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衝動而隨意懲罰孩子。若是孩子以後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該按規則進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才能停止。家長要態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麼樣的後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罰了又賞要不得>
家長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態度一致,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態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知道自己錯之所在。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後,家長中的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實踐證明: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循環會使孩子產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繫起來,從而使懲罰歸於失敗。



<及時懲罰莫遲疑>
懲罰的效果部分來自條件反射,而條件反射在有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的間隔時間越短則效果越好。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犯錯,只要情況許可就應立即予以相應的懲罰;如果當時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場或正在公共場所)不允許立即作出反應,事後則應及時地創造條件,儘可能讓孩子回到與原來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和總結當時的言行,使他意識到當時的錯誤行為,並明確要求他改正。

 <最忌諱諷刺挖苦>
家長懲罰孩子應力戒諷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養的」而隨意用惡毒的語言指責、謾罵孩子。實踐證明,諷刺挖苦和惡語謾罵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夠接受的範圍,將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長應該牢記懲罰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改正錯誤,決不是為了刺激孩子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長在懲罰孩子語言不文明、滿口髒話時,自己也「出口成臟」,這就使得訓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說服力。


 <點到為止莫嘮叨>
有些家長訓教孩子喜歡沒完沒了,而且還時不時地喝問孩子「我的話你聽見了沒有?」孩子懾於家長的威嚴,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其實他可能什麼都沒聽進去,甚至左耳聽了右耳出,根本就沒聽。孩子之所以說知道了,只是順著家長的意思,為了早點結束訓斥。於是,當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家長便感到「痛心疾首」,隨即說孩子「不把我的話當回事」,當成了「耳邊風」,說孩子「不聽話」。其實這是因為家長的嘮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聽哪一句為好;再者,經常性的嘮叨多了,也會導致孩子「失聰」,對家長的話產生教育心理學中的「0反應」,無動於衷,使訓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必切記要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

 <就事論事莫牽連>

從受罰者的角度來講,孩子最厭惡家長「倒鹹菜梗」,一事既出又將陳年老賬翻出來。很多家長卻不了解這個道理,訓教孩子時總忘不了東拉西扯、橫牽豎連,說出孩子的種種不是,甚至將孩子說得一無是處,直至忘記了本次訓教的主題。孩子怎樣想呢?反正自己沒有一處是對的,以前取得的成績、改正的缺點家長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訓該罰的料,對改錯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長訓教懲罰孩子務必要一事一議,就事論事,切勿搞牽連、翻陳賬。



<事後說理不可無>
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教與被教的關係,但教育孩子仍當以理服人。懲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懲罰之後必須要及時與孩子說理,否則,孩子在忍受了懲罰之後將依然如故。所以,家長在懲罰孩子后要通過說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為什麼會受罰、知道犯錯誤的原因,講清楚如果堅持犯錯下去將有什麼後果。懲罰只是一種劣性條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時的,不能持久。受罰的孩子改正了錯誤並不等於他已明白事理,並不能保證他下次不會再犯。因此,讓孩子明白自己受罰的原因才是根除錯誤的關鍵,說理是懲罰孩子之後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步驟。”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安撫寶寶哭不停 試試角色扮演引導

是否曾遇到孩子哭鬧不休,不論怎麼哄,就是無法停止?嬰幼兒的情緒調控能力,不但影響行為表現,更與日後社交互動能力息息相關。

天生氣質、腦部神經系統整合程度及後續認知發展、環境和經驗,尤其與照顧者的互動,皆影響孩子控制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根據孩子不同年齡,家長應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針對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嬰幼兒,先排除生理因素,如肚子餓、大小便、生病、想睡,再以感覺統合的方式介入,如給予抱抱、撫摸等觸覺、輕輕搖晃等前庭覺,這些感覺刺激,可促進大腦神經系統,產生穩定情緒的效果,也可以用玩具或物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針對3歲以上、已發展出語言理解能力的孩子。用是非題,如「你是不是…」幫助孩子定義和說出情緒;用選擇題找出原因,再用「那你是不是可以…」的問句示範可接受的處理策略,來控制與解決問題。

照顧者平時可以先觀察,哪些情境會引發孩子負面情緒,再塑造類似但程度較輕微的情境,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引導孩童面對,反覆教導孩子可以接受的反應。

不要一次要求能表達又能控制,可以分段練習,並隨時給予正向的回饋,如讚美,再慢慢增加不同的情境及策略學習。

提醒家長,當孩子情緒失控時,保持冷靜,以堅定的口吻協助他,生氣與責罵不能幫助孩子,反而會助長無助感、增加負向情緒。
若孩子只是想獲得大人的注意,尤其1歲以上幼童,一味安撫,反而讓孩子學到用哭鬧來獲得注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單一方法可以解決所有情緒調節困難孩童的問題,家屬必須仔細觀察孩子特性,選擇一套準則,並且堅守此準則,讓孩子不會無所適從,這是教育孩子的不變通則。

【聯合報╱陳心語/宏恩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尿床的治療經談


小孩從剛出生開始都是隨時隨地大小便,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父母教育,逐漸學著自我控制或告訴父母要大小便,不會再任意大小便。但是睡著了,無意識下的尿床就不是它可以控制的了,所以在神經與膀胱功能逐漸發育到比較成熟之前,或多或少都會有夜尿情況,也就是隨著年齡增長,尿床的情形就會越來越少。

 有些小孩的尿床情形卻無法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經研究證實他們的問題出在大腦發育比較遲緩。腦下垂體發育遲緩導致晚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以尿量非常多,當超過膀胱容量時就會尿床,嚴重的一晚會尿2-3次。門診遇過小孩九點多上床,父母會在十二點上床時叫他起來上床,然後兩點父親用鬧鐘提醒起來叫他小便,五點再由媽媽起來叫一次,經過5年多都沒改善,搞得全加睡眠品質不好,終於又放棄重新再包紙尿褲睡覺。還有小孩睡眠過沉,叫都叫不醒,當然也會尿下去而全然不知。

 如果去醫院就醫,藥物治療不外兩種:一種是三環的抗憂鬱劑,吃一段時間再停看看,沒改善就繼續吃。另一種是抗利尿激素,用以減少晚上的尿量,一樣是吃一段時間再觀察是否改善。當有一天尿床終於改善了,也是大腦發育逐漸成熟了,而不是藥物的治療效果。他們只是發育比較遲緩,真的需要用藥物來「控制」尿床嗎?藥物多少有副作用,尤其是在兒童發育期間讓他們吃這些作用在中樞神經的藥物,究竟有何長期影響也不可知。甚至有些小孩到十五、六歲還在尿床,那不就可能從四、五歲吃到十五、六歲?

 坊間也有採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發育遲緩的小朋友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這種療法對治療尿床有效。配合發展遲緩兒童的腦力增強與語言能力進步、肢體力量與動作技巧改善等現象,推測治療尿床有效的原因是促進了大腦的發育與功能,所以明顯發現原先不容易叫醒的可以比較好叫醒,原先晚上尿量很多的,尿量逐漸減少。所以不但可以促進腦部發育,連帶也把尿床治好。

本文摘錄來源:
 http://raphaelmedical.com.tw/index3.php?ad=1&p=385&b=37&ly=3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餵母乳、分床睡 母子均安



美國西北大學最新研究指出,女性哺餵母乳,並與小寶寶分床睡,不只對寶寶比較好,對改善媽媽身心狀況也有幫助。
研究人員分析女性的壓力荷爾蒙濃度,並觀察荷爾蒙濃度每日節奏、變化。研究人員解釋,當一個人白天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濃度較高,便能充分應付各種壓力,這樣就能好好處理白天發生的種種狀況,到了晚上,可體松濃度最好低一點,讓身體可以好好睡覺、休息。上述可體松分泌、變化模式對人體最為理想。

研究結果顯示,沒有哺餵母乳或者與小寶寶睡同一張床的女性可體松分泌節奏較不理想。研究作者美國西北大學教育與社會政策學院研究員克拉莉莎‧西門表示,哺餵母乳、媽媽與寶寶分床睡不但對寶寶比較好,這兩件事若結合在一起,對媽媽身體也有好處。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年會。
過去研究顯示,女性懷孕時,可體松濃度會增加,生小孩後,可體松濃度馬上下降。這項研究共有一百九十五名女性參與,研究人員在她們生產六個月後分析其唾液樣本。
研究人員從這些女性唾液樣本發現,媽媽哺餵母乳、與寶寶分床睡,可體松濃度白天較高、晚上較低,降幅較大,這種模式對健康最為有利。研究人員認為,哺餵母乳可幫助降低壓力;媽媽與寶寶睡同一張床,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如此便會影響壓力荷爾蒙分泌。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愉快親子教育六個小方法


一、給孩子一個選擇
允許兒童按照他們自己的興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佳途徑之一。如果你讓孩子感到她有選擇去學鋼琴或是去學畫畫的自由,她就會更賣力氣地去做這兩件事中她所選中的那件。

二、接受現在的他
如果你感興趣的僅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誦者,那麼,你的期望就太過分了。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

三、找找是否有隱藏在暗中的困難存在
你是否問過你的孩子為什麼突然間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或不願做家庭作業了嗎?也許他會在你的詢問下說出心裡話——他被壞孩子欺負了,他不喜歡他的老師等等。如果孩子變得毫無動力了,通常他會有一個正當的理由。

四、解釋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棄學鋼琴,因為你很肯定這是對他有好處的,那麼你會怎麼做呢?無論你想怎麼做,絕不能對你的孩子大喊大叫、聲嘶力竭地訓斥他。因為大叫後沒幾分鐘,他就不再去聽你在說些什麼了。

五、重視讚揚的作用
讚揚必須是有的放矢的。你僅僅說了句「做得不錯」,他就會知道,你並沒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六、明智的獎賞
父母會許諾,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他就會得到一輛自行車;如果考得不好就什麼也得不到。事實上,這樣對待孩子是一種可怕的態度。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給你的孩子許以大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