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心理學: 2012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玩具選擇反映寶寶性格

① 喜歡懷抱絨毛類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感情豐富、細膩、依戀、溫情的人;
② 喜歡拼裝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強,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較久,做事比較有耐性;
③ 有的孩子喜歡運動性玩具,他們通常精力充沛、膽量較大,對內心的情緒不加掩飾,動作就是他們的言語!

“別弄髒衣服”還是“玩得開心點”?



玩耍是寶寶的天性,也是寶寶的權利。
小手髒了可以洗,衣服髒了可以換,可那快樂的時光啊,
一去不復返。
或許我們應該學習一下美國媽媽,對寶寶說聲:“玩得開心點!”因為快樂才是我們送給寶寶的最好的禮物!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在外乖寶寶 在家小霸王




最近聽到很多家長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家寶寶在幼稚園裡表現得非常好,完全是老師眼中的乖寶寶;怎麼一回到家,就變成一個不聽話「小霸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 帶著這些家長的疑問,我們採訪到社區幼稚園的園長劉兆政老師,他證實確有這樣的個案發生:「許多孩子在幼稚園裏非常聽老師的話,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做,是我們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可是一回到家裏,卻轉變得任性、嬌慣、自主性差,事事都要爸爸媽媽代替,處處依賴父母,與他在幼稚園裏的表現大相徑庭。」這使我們不禁納悶,到底是基於什麼原因,竟會致使寶寶表現出雙重性格行為呢?

雙重性格根源
 大體而言,一個人的性格表現,不外乎受內在心理和外在環境因素所影響,寶寶亦然!所以造成其雙重性格表現的根源,大致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談:

◎由孩子的心理特點所決定
 由於寶寶的年齡小,自控能力比較差,不免會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但因幼稚園裡的團體生活,與家裏的生活環境完全不一樣,必定會對孩子的行為有所制約,同時激發出孩子內在的榮譽感,使他覺得,自己必須在團體中獲得一定的認可,所以在幼稚園時,自然會表現得好一點;可是一回到家,心理便容易產生放鬆的感覺,於是嬌慣、任性的依賴性格,就又冒出頭來。

◎由家長自身的原因所造成
 現代的爸媽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不經意地犯下4個小錯誤:

1.非常溺愛孩子,要求不夠嚴格
 在現代的核心家庭裏,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往往都對寶寶過分遷就,即使他犯了錯也不嚴格糾正,這每每養成孩子有恃無恐的驕縱心態,自然也就增加教養的困難度。

2.保護過度,事事都包辦代替
 爸爸媽媽們總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什麼事情都幫他做得好好的,致使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完全得不到訓練,當然更顯得依賴心重。

3.教育方法不得當
 教育孩子最忌完全沒有章法,該嚴厲的時候不嚴厲,該鼓勵的時候不鼓勵,這如何使孩子能有所遵循?

4.忽視家庭與幼稚園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本應並行不悖,倘若在幼稚園裡,老師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而在家裏,爸爸媽媽卻不這樣教育寶寶,什麼事情都替他做得好好的,寶寶當然會變得隨便、依賴性重。

那麼,家長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不再當「雙面人」,即使在家裏,也表現得和在幼稚園裏一樣好呢?

父母應對策略
 父母寵愛子女本屬自然,但在形式上的方寸拿捏,卻不可不有所斟酌,以下幾點僅供家長們參考:
 ◎正確地愛孩子
 溺愛孩子,對孩子無原則地遷就,雖說本意是疼愛孩子,可是實際上卻害了他;因為溺愛容易造成孩子的過分依賴,本來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如今全然交由父母代替動手,極易養成孩子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性格。因此,爸爸媽媽應懂得疼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盡力做到有理智、有分寸地對待孩子,如此才能把愛與教育結合起來。

◎不要事事包辦代替
 在現代家庭中,獨生子、女多,年輕的父母經常認為寶寶的年齡小、能力不足,因此吃飯、穿衣都不讓孩子動手,一切代勞;或者害怕讓孩子自己做事會惹出許出麻煩,愈幫愈忙,所以為了省時省事,乾脆就事事包辦。這麼一來,不但會影響孩子在很多能力上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滋長了孩子過分依賴的心理,使孩子缺乏進取心。
 因此,爸爸媽媽除了要注意寶寶的能力發展,他自己能做的事絕不代辦外,還要學會信任孩子,讓他自己嘗試去做,並且積極為他創造動手、動腦的條件和環境,這樣才能訓練孩子的能力與自覺性。


◎正面教育,多鼓勵孩子
 爸爸媽媽可以對寶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期望,繼而願意力爭上游。

◎保證家庭和幼稚園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與幼稚園相互配合,密切聯繫,將是保證孩子教育一貫性的重要條件。因此,爸爸媽媽必須瞭解幼稚園的作息時間和生活常規,當孩子回到家以後,也不能過於放縱,應儘量按照幼稚園的紀律來約束孩子,持之以恆,使老師、家長的要求變成孩子的自覺行動,進而養成有秩序的生活習慣。

◎利用孩子的心理特點,請老師協助教育
 老師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個權威的象徵,所以孩子非常期待老師和小夥伴的認可;父母可利用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把他在家中的各種表現,客觀地反映給幼稚園老師知道。如果孩子在家表現得不好,爸爸媽媽可以要求老師協助教育;當他有所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時,也要讓老師知道,以便老師可以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如果進步極為明顯的話,老師還可以在團體中給予表揚,這樣不但會讓寶寶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對養成孩子在家裏和幼稚園中一致的良好習慣和優良品格,非常有助益。

如果你家裏真有個小小「雙面人」,建議您不妨先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然後根據以上幾點原則,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做點改進,那麼要不了多久,相信您就會發現,寶寶不再是個讓你頭疼的「雙面人」,而是一個在家、在幼稚園都表現得同樣出色的好寶寶了!^^
                                                                                     

文 / 鄧逾男  專家 / 劉兆政 幼稚園園長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床頭說故事,大人小孩同眠


【聯合報╱詹惟鈞/宜蘭市】 
 
孩子一一出生後,我開始在睡前說故事給孩子聽,很多育兒專家認為說故事給小孩聽,對孩子語言發展幫助很大。由於內人幾乎每晚都要加班,老婆就把床頭說故事的任務交給我了。

我想藉說故事培養子女閱讀習慣,於是每晚都在床頭讀繪本給孩子聽,起初試著播放故事CD,但孩子經常不把它當作一回事,我跟孩子提到CD中的故事時,他們通常都沒有什麼回饋和反應。

於是我改拿親友送的繪本說故事,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孩子不但記得繪本裡的人物,也期待我告訴他們下一頁故事情節,還會提出許多問題。大兒子才4歲多,已有10多本繪本被他翻爛了,但他樂此不疲,有時還會口齒不清地學我說故事。

孩子不想睡覺時,我最常搬出「虎姑婆」這項法寶,把電燈熄掉,漆黑中孩子很快閉上眼,怕被虎姑婆吃掉。隨著睡意漸深,看著孩子們熟睡時的果紅臉龐,此時,我也累癱了。床頭說故事可以助眠,而且沒有任何負作用。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2歲前缺母愛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良好的生長環境和溫馨的家庭關係,不僅關係寶寶的健康成長,還會影響幼兒的一生。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神經學家指出,幼時如果缺少母愛,會減少幼兒的大腦容量,影響孩子一生。

專家曾就受到母親忽視的同齡兒大腦分別作掃描,並指出,正常三歲幼兒很可能長大後比受到母親忽視的那位要聰明,社交技巧更高,而右邊大腦小的孩子以後更容易沉迷毒品、暴力犯罪,長大後失業可能性大,同時,也可能面臨更多的精神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

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阿倫•斯霍勒教授表示,出生後2年間,如果不能獲得足夠的母愛,包含大腦的重要遺傳基因就無法生效,包括智力發育。2歲後,無論怎樣彌補也無法挽救這種損傷。

母親的關愛是多方面的:與孩子一起玩耍,與他們肌膚相親,哄寶寶睡覺,時常擁抱等。但並非每個孩子都得到了足夠的母愛。有的父母忙於工作,對孩子疏於照料,甚至將孩子寄養在祖輩家中。有的雖然跟孩子住在一起,卻嚴重忽視孩子,對孩子的情感或者身體狀況不聞不問,甚至虐待,這些都會對孩子的大腦機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另外,專家指出,母親的忽視越嚴重,孩子的大腦損傷也就越厲害。如果因為各種因素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母愛,最受傷的無疑就是這個無辜的小生命。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百分之一的資優生共同點:餐桌教育

在父母親的鼓勵下,拿起飯匙開始生疏地夾動起筷子的瞬間,孩子咀嚼並吞下肚子的並不只是讓身體發育的營養而已。像是背景音樂一般傳來的父母對話,以及關心的眼神,跟音樂一起消化掉的孩子們。



餐桌教育是為了進入幼稚園、小學的小孩,可以提早做準備的最佳早期教育,以及學前教育。


家庭聚餐與學業成績之關係


研究藥物中毒原因,以及濫用實際狀態的哥倫比亞大學CASA(The National Center on Addiction and Substance Abuse at Columbia Universit)。最近進行了一項從成長期的破壞型行動模式(藥物、酒精、煙害、青少年懷孕等)當中,研究找尋能保護孩子們的方法。在孩子們的成長發育過程中,發現家庭聚餐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CASA,每年都在對孩子們進行有關晚餐的實際狀態調查。根據二○○三年的研究結果,CASA公佈了下面的內容:


常常有進行家庭聚餐的孩子,比起沒有家庭聚餐的其他同學,學校成績獲得A學分的比例要高出兩倍、而做出青少年不當行為的比例也低於二分之一左右。


這是連研究小組都始料未及的結果,而他們以這個研究的結果為基礎,推出「CASA家族之日—跟子女一起用餐的日子。」之後,也破例發展成了現在的國定假日。現在已訂定每年九月的第四個星期一為「家庭聚餐之日」,來讓所有的父母親了解家庭聚餐的重要性。

將近有半數國、高中生完全沒有與家人一起共進晚餐的韓國,也出現了令人感到驚訝的數據。針對一百多所國、高中全校排名第一的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每星期和家人聚餐十次以上的學生,竟然佔了近百分之四十。

如果排除孩子們中午在學校吃營養午餐,所謂每星期跟家人聚餐十次以上,就表示包括週末,每天至少有一餐是跟家人一起用餐的。而中間成績的學生,只有百分之十四回答有跟家人聚餐十次以上,那麼家庭聚餐跟學業成績的關聯性,以及對孩子的人格發育,難道只是個偶然的巧合嗎?餐桌教育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而造成這樣的差別呢?


▼家庭聚餐是社會活動的開端。就像大人們透過聚餐來建立社會式關係一般,家庭聚餐是為了讓孩子能建立社會關係,而在家裡所接受的第一步實戰訓練。(延世神經精神科孫奭漢院長)

▼在一起的生活共同體—家人,能相聚在一起吃飯的家庭聚餐,可以讓孩子產生所謂家庭的概念,並對因遺傳、信賴而形成的共同體產生認知,而且也可以成為增進家族愛的機會。(韓國兒童發育研究所韓村根所長)


【內容摘自《餐桌上的奇蹟》,作者SBS特輯製作小組/譯者孔祥柏,大田文化出版】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孩子自律基本功 從哪裡開始?



美國賓州大學講座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與他的同事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在一項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研究中,證實了「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學業成績。他們發現,這些自律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投入許多時間在學業上,而非打開電視,滿足眼前的欲望。
 

就學理上來說,這樣的孩子有哪些特質?父母可以怎麼做,幫孩子建立這些特質? 

一、口語發展較好的孩子 

孩子玩扮家家酒,一邊分配手上的「餅乾」,一邊喃喃自語:「這是我的,這是爸爸的,這是媽媽的……咦?小布怎麼沒有呢……來,給你一個。」像這種自導式的獨白,最常出現在三到五歲,俄羅斯發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v Vygotsky)稱它為「私語」(private speech)。維高斯基認為,這是幼兒發展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它能幫助幼兒計畫當下活動,也能協助幼兒控制自己的衝動。
 

當孩子開始說話時,他會模仿成人,將成人的標準納入自己的談話中。因此,口語發展較好的孩子,較能善用這項「認知自我導航系統」來控制自己的行動。 


二、內在標準較高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者班都拉(Albert Bandura)指出,孩子是將重要他人的標準,內化為自己的標準。從早期二十四小時照顧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入學後的同儕、教師,都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採納標準的對象。當孩子眼中的重要他人自我要求不高時,孩子也會對自己採用低標準。
 
為了提升孩子的內在標準,除了父母以身作則或同儕影響之外,班都拉建議,可以為孩子讀些「追求卓越」而獲得公眾肯定的科學家、運動員的故事。 


三、樂觀的孩子 

正向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著作《教孩子學習樂觀》中表示,樂觀的人把不幸的事情解釋成特定的;悲觀的人則詮釋為普遍的。例如考試沒過關時,樂觀的孩子可能會覺得「是因為我沒有好好準備」(特定的),悲觀的孩子有可能歸因於「我沒有其他同學聰明」(普遍的);比賽打輸了,樂觀者會覺得「我不擅長踢球」(特定的),悲觀者則認為「我運動神經不好」(普遍的)。當孩子把失敗當成特定事件來解釋時,雖然這個部分表現不佳,他仍然可以在其他部分繼續努力。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他自然就有動機去嘗試,而毋須外力介入。
 

一個人有可能將悲觀扭轉成樂觀嗎?塞利格曼認為這是可以訓練的。他認為孩子的悲觀,有一部分來自他所接觸及尊敬的成人,所以首要之道,就是父母先改變自己對事件的解讀方式。例如,面對孩子拒絕收拾玩具時,別放大孩子的錯誤「你為什麼『從來』就不聽我的話」,最好聚焦在當下「你為什麼今天不聽話」;遇到成績不理想時,用「你得多花些時間在這個科目上」,取代「你真不是讀書的料」。
 

四、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孩子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心。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徒勞無功,遇到阻礙時很快就會放棄原先的企圖;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則是將困難視為挑戰,堅信自己可以克服。即便高估自身能力很有可能導致更深的挫敗,班都拉還是認為「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是好的,因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這樣的信念可以讓人熱忱、執著的去完成,並忍受多次打擊。
 
他也提醒,帶有競爭性的評分與排名,會使許多孩子感到自身能力不足,畢竟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他建議,如果孩子能夠以更加合作的方式一起學習,並能依照個人不同的進度被評斷,較能提升他的自我效能感。以下兩點是增進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具體做法:
 
1. 擁有成功的經驗,或看到別人成功的表現。特別是看到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人成功時,孩子會心生「他能,我也能」的念頭。 

2. 獲得口頭上的肯定。肯定要具體、接近孩子的能力,例如家長可以說:「我相信你能在二十分鐘內,完成這一頁的練習。」而不是含糊的說:「我相信你可以快速的寫完功課。」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2年12月號】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孩子鬧脾氣/教他同理心 勝過賞與罰


小強(化名)又生氣了!小強媽媽很苦惱:「為什麼他都不能等,我在忙家事,跟他說了,等一下再買給他,又不是不買,他就是要大哭大鬧才甘心!」

孩子不能等待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先天氣質的因素,或後天習慣的養成,但以我對小強的了解,我認為他根本沒有體會媽媽的心情,更精確的說,他不了解媽媽「正在忙」的心情。

理解、辨認和回應別人感覺的能力,便是同理心,換句話說,也就是「設身處地」的能力。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有好的人緣、順利的團體生活、愉快的人生。但現在的孩子,或許是少子化和電子產品當道,他們很少機會去感受他人在想什麼,也缺乏豐沛的互動經驗,往往從自己的觀點出發。
 
以前文的例子來看,小強可能只是想著,媽媽現在不買給我,所以就是不買,他無法體會媽媽的想法,所以著急,然後便生氣了。

通常家長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賞」,就是當孩子鬧情緒時,立刻買給他,滿足需求,預期結果就是小孩馬上不生氣;二是「罰」,打他一頓或者剝奪他的權利,小孩只好當下屈服。

但不論是賞或罰,都無法有效嚇阻上述情況,反而可能不斷重複發生。

我建議小強的媽媽,以繪本或卡通教導小強同理心。利用三步驟:找一找、指出來、想一想。家長先闡述給孩子聽,一邊問孩子問題,等熟練後,再引導孩子分享。


【聯合報╱楊婉伶/北市宏恩醫院職能治療師】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哪些飲食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營養豐富的早餐>

空腹一夜後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大腦在內,都需補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健腦食物,這時的營養利用率要高於其他兩餐。調查顯示,平時不吃早餐的孩子與吃早餐的孩子相比,在記憶方面有明顯的差別。研究專家的一項測定也表明,不吃早餐孩子的智商得分要比堅持吃早餐的孩子低10%-15%。
聰明的媽媽一定要給寶寶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因為早餐如同一劑補腦靈藥。

<從小養成有節制地進食>

經常過食,會使大量的血液經常存積在胃腸道,造成大腦缺血、缺氧,妨礙大腦的功能,導致智商下降。更為糟糕的是,過於飽食還容易誘發一種叫做縴維芽細胞的生長因子,在大腦中數以萬倍地增長,使大腦細胞經常處於缺血、缺氧狀態中,導致大腦主管語言、記憶、思維等活動的神經細胞功能受到抑制,得不到發育,從而降低智力。
有節制地進食,不僅可以預防反日後引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癥等疾病的隱患,而且會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

<讓寶寶保持適中的體重>

醫學專家指出,肥胖會使大量的脂肪進入腦內,擠壓大腦溝回,由此妨礙神經縴維增生與腦的溝回形成,最終,導致大腦皮層變得平滑,神經網絡簡單,形成“肥胖腦”。另外,體重過重的孩子呼吸幅度也會縮小,容易造成體內供氧不足,使大腦細胞缺氧,從而智力發育受到影響。
身體肥胖兒與正常體重的孩子相比,不僅智商,尤其是操作性智商有很大差別,同時視、听感覺以及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處於低水平。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10種遊戲 克服感覺統合障礙

 來玩遊囉!想訓練寶寶,玩遊戲是最好的方式!從遊戲中悄悄地訓練各種技巧,寶寶反而會樂在其中,想培養感覺統合能力,一點都不難,只要運用身邊一些垂手可得的小工具,六個月後,就可以明顯看出成效!

 
1. 擺盪遊戲:(0~1歲起)
 從寶寶出生起,就得開始訓練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只要由家裡的長輩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就可以達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應、增加肌肉張力的效果。

2. 丟接球:(1~3歲起)
 寶寶一歲時,可將直徑約20公分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並鼓勵孩子主動伸手拿球;待寶寶二歲後,就可以玩進階遊戲,即使用20~30公分的橡皮球,然後與孩子間隔約二公尺,分別坐於地上,用滾球的方式與寶寶玩傳球遊戲。寶寶三歲就可以完高階遊戲,將您與寶寶的距離拉長至3~5公尺,並改以彈跳的方式傳球。如此一來,可以改善寶寶的手眼、雙側,及視覺追蹤的協調性。

3.鏡子遊戲:(2歲起)
 從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玩模仿遊戲。藉由孩子模仿父母動作的過程中,可藉機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及區辨左右方向,這對寶寶的觀察,與動作計劃能力有長足的進步。不過,一開始不要太難,應從一隻手開始,再進展到全身,以免動作太複雜,寶寶一時記不清,而產生挫折。

4.地面探險:(1~2歲起)
 僅需不同材質的拼裝地毯,就可以提供寶寶觸覺及本體覺刺激,有助於改善其動作計劃能力。玩法很簡單,寶寶一歲時,就可以在家裡佈置各式不同材質的地毯,讓寶寶在地毯上爬或走,或從事任何遊戲,讓寶貝接受不同材質的刺激。等到寶寶二歲起,媽咪就可以做難度稍高的設計,將地毯高度任意變化,讓寶寶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從事各種遊戲。

5.疊積木:(2~3歲起)
 自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工具是約5公分立方的積木,讓寶寶嚐試用一手或兩手將積木疊高即可。待寶寶長大些,到了三歲,就必須換小一些的積木,約三公分立方來訓練,讓寶寶試著使用積木,進行疊高或創作遊戲,有助於改善手眼協調,並可順道訓練寶寶的創造力,及注意力,一舉數得。

6.跳格子:(3歲起)
 現代都市寸土寸金,孩子遊戲的空間大大縮減,想玩跳格子遊戲,似乎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不過,也有變通的方式,不能在戶外玩,換個地點在家裡也可行,只要運用家裡的拼圖地墊,就可以享受童年。玩法很容易,將每塊地墊放置於地,並固定,注意喔!每塊的間距需為20~30公分,然後就可以讓寶寶用跳的方式踩地墊,很有趣吧!這對baby的空間概念訓練,及本體覺刺激,都相當有幫助,不妨多進行。

7.打鼓遊戲:(3歲起)
 使用最簡單的工具──手,也可以玩出興味!在不同材質上拍打,然後請孩子模仿。遊戲進行時,可配合節奏,先在某一器材上連續拍打一次或二次,接著再換拍另一項材質製品。有順序地進行,可一併訓練寶寶的記憶力、動作計劃能力,此外,因使用的材質不同,也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

8.沙箱:(3歲起)
 動手製作沙箱或豆豆箱,並不如想像中困難,裝放家電用品的小箱子就很好用。為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可發揮美術創造力,將空箱子的外表好好裝飾一番,愈有想像力愈佳,或者可讓寶寶自由發揮,自己試著替箱子穿衣服。準備完成後,在小箱子中,藏放筆、鑰匙、小豆子等,讓小朋友閉著眼睛,以手找出東西,並猜猜看是什麼?在尋找及觸摸的過程中,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增進觸辨覺能力,及注意力。

9.黏土創作:(3歲起)
 讓寶寶親自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小玩意。買一包黏土,含各種色,讓寶寶發揮觀察力及想像力,用黏士捏製動物,或其他感興趣的小東西。製作時需靈活運用手部動作,對寶寶的觀察力、精細動作及雙側協調,都有不錯的幫助。

10.手指畫:(4歲起)
 寶寶的手偶爾弄髒了,先不要急著罵人,其實這也是訓練寶寶觸覺刺激的一種方式。找一天晴朗的好天氣,不管身上的顏料有多難洗,盡情地和寶寶一起玩一場色彩遊戲。拿些水彩顏料,沾在手指上,就這樣輕鬆地畫一幅美麗的畫作吧!除了觸覺刺激外,空間概念及注意力也一併訓練完成,絕對值得。

採訪/陳雯琪
諮詢/適健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組長 張旭鎧
(本文摘自育兒生活雜誌)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孩子鬧情緒,父母不做負面的情緒教育


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所學校,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正面的情緒教育,孩子也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而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面對孩子鬧情緒,以下八種父母常見的反應其實是負面的情緒教育,無助於提高孩子的EQ……


一、以暴制暴:「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採取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二、當孩子情緒的奴隸:「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三、男孩別哭:「男子漢不要哭,勇敢一點!」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徵,男孩也有各種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權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

四、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地扭曲了孩子的自我概念。

五、流於說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六、迴力球效應:「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七、阻斷話語:「怎麼垂頭喪氣的?振作一點!」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不但阻斷了親子溝通,也讓孩子相信情緒是不受歡迎的,進而築起一道心牆,變成一個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顯得麻木的人。

八、歸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孩子愛抱抱 是壞習慣嗎?

有些人認為:「我瞭解安全感的重要性了,但是每次寶寶一哭就抱起來的話,會寵壞孩子、害他無法獨立。」也就是擔心養成愛抱抱的壞習慣。其實抱抱根本不會帶來任何不良影響。

「獨立」的相反的確是「撒嬌」,但事實上「撒嬌」對於「獨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人類的寶寶與其他哺乳類不同,出生後一年之內還無法自行行走,亦即出生時是尚未成熟的狀態,如果不依賴父母親的話,無法生存。寶寶唯一能夠用來表達自己的方式就是「哭」。利用「哭」的方式叫來媽媽,藉此獲得溫暖的懷抱,寶寶的安全感才能夠因此滿足。

充分依賴以獲取安全感,下一步寶寶開始感覺到這樣的世界的不便,因而產生「我要靠自己!」「討厭這樣!」的心情。這就是獨立。然而,獨立的世界雖然自由,同時也是個不安的世界。這種不安一旦太過強烈,寶寶就會對爸爸、媽媽撒嬌。孩子以這種方式往來於依賴及獨立的世界,同時逐漸獨立自主。

因此,如果沒能夠讓寶寶充分撒嬌、讓他們獲得安全感,寶寶就無法邁向獨立的世界。寶寶想要媽媽卻屢屢得不到回應時,幾次下來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撒嬌的人才能獨立」、「抱抱是通往獨立的道路」,這些是目前專家們所推論出來的正確知識。

但是,現在的祖父母一輩養育爸爸、媽媽時,正好是「不可以養成愛抱抱的壞習慣」觀念的全盛期。「孩子哭了也不能抱」、「哺乳要按照時間,不可以一哭就餵奶」等稱為「強迫獨立法」的育兒方式從美國傳入,在日本發揚光大。可是後來美國人自己否定了這種育兒方式,然而這方面的消息卻絲毫沒有傳到日本來,因此日本現在仍有不少人抱持著舊觀念。

現在提倡「不要害怕養成愛抱抱的習慣,盡量多抱抱孩子」。希望媽媽們別在意周圍親友的意見,可以對自己所擁有的正確知識有信心。

-【內容摘自《準媽媽必備!懷孕.生產.育兒圖文手冊》】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看小兒科有年齡限制嗎?


以疾病層面來看,不同年齡層有必須考量的差異點。比方說有些疾病是小朋友比較容易罹患的,而有些疾病則是好發於成人。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郭貞孍說明,有些疾病好發於18歲以下的青少年,比方說小兒感染科中有一種特殊疾病叫做「菊池症」,罹患此種疾病會有發燒、淋巴腺腫大、白血球較稀少等症狀,且好發於青少年,由於小兒科醫師看診病患多為18歲以下,讓小兒科醫師診治是比較合適的。倘若15、16歲的患者到家醫科或其他專科看,也許醫師比較不會聯想到這種疾病。另外,醫師對於不同年齡層的診治方式不盡相同;加上小兒的身體器官尚未成熟,針對病情所給予的藥物成份與份量也和成人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18歲以下的嬰幼兒、學齡前兒童、青少年等,建議都是看小兒科為主!

超過18歲就不能看小兒科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些疾病的類型是慢性的,或是屬於終身殘疾。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罹患這些疾病,可能是從小到大都必須要長期接受診治或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狀況。那麼假如某個人小時後發現罹患氣喘,經常有症狀出現,從小就需要長期配合醫師的診治,當他超過18歲後,就不能繼續讓以往熟悉的同一位醫師(隸屬於小兒科)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建議18歲以下都是看小兒科比較好,但倘若有這種特殊狀況,就算已是成年人,依舊可以讓小兒科醫師繼續治療。

專業醫師皆認為,從小到大都看同一位醫師是很好的做法。這樣醫師對於病患的病情可瞭解透徹,當病患的身體狀況出問題時可立即對症下藥。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宏昌以先天性膽道閉鎖為例,患者的膽道萎縮不通,無法將膽汁順利排出,導致膽汁滯留易造成嚴重的肝硬化,除了動手術外,還必須終生追蹤治療。假如患者讓一位小兒科醫師治療了18年,到第19年換看一般內科或腸胃科,也許醫師都知道如何診治,但也有可能出現無法對症下藥或診療方式不適合患者之類的問題(若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患者,長大成人後罹患其他疾病比如肺炎,可至胸腔內科看診)。
 【採訪撰文/張晴宜】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兒童近視預防需知


兒童近視是一種發生率很高的眼病,是14歲以下兒童患的主要眼病之一。

很多近視眼媽媽,尤其是近視超過六百度的高度近視媽媽,總會有這樣的顧慮,近視會遺傳嗎?如果會,那麼應該怎樣預防,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視力呢?其實近視雖然和遺傳有關,但是也取決於後天的用眼衛生,媽媽不必擔心。下面一起來了解。

一、近視會遺傳嗎?
1、近視是有遺傳的可能,因為從眼病的調查結果分析,有近視家族史的家庭成員,發生近視的比率比沒有近視家族史的要大些,說明近視的發病與遺傳有一定關係。

2、高度近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就是有關近視的一對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發病。如果只是其中一個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個基因是正常的,則不發病。

3、高度近視眼的男子與高度近視眼(600度以上者)的女子結合,子女發病的機會在90%以上。而同正常視力或中低度近視者結合,子女發生近視眼的機會是1/10。

二、怎樣給寶寶一雙明亮、健康的眼睛?

1、適當地曬太陽很重要適當的戶外運動,曬曬太陽,有利於鈣的吸收,對視細胞的和角膜的發育也很有好處,有人稱之為光波。

2、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
 1)維生素A:當人體內缺乏維生素A時,眼睛在夜間視物的能力會下降。繼續發展還可能患乾眼症,感覺眼內乾燥、角膜增厚。建議準媽媽每天的攝取量為5000國際單位左右。

2)維生素B1:對於大腦發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有助於完善眼神經系統的功能。維生素B1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有小麥、魚、肉等。準媽媽每天的攝取量應在1.5毫克左右。

3)維生素B2:包括核黃素和菸酸兩種,鹽酸缺乏可引起視神經炎和視網膜炎,核黃素有保證視網膜和角膜正常代謝的功用。準媽媽每天需要1.5毫克左右。

4)維生素C:可以增強抵抗力,有助於粘膜組織的修復和角膜上皮的生長,預防白內障的發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是維生素C最好的食物來源。準媽媽每天的需求量為100毫克左右。

三、近視媽媽懷孕,聽聽醫生怎麼說

1、孕婦並不適合常戴型隱形眼鏡,起碼要在懷孕後三個月停戴,產後6~8週(最好3個月)再重新配戴。此外懷孕還不適合做雷射矯正近視手術。

2、而且在妊娠期,準媽媽要慎行眼部化妝。孕期,準媽媽血液循環加速,容易發生麥粒腫,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針眼”,是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眼瞼急性化膿性炎症。

3、經常化妝的準媽媽,睫毛根部容易長一些白色的小點點,這是因為睫毛腺被阻塞了的原因。因此,準媽媽還是盡量少畫眼線、塗眼影。平時多注意飲食清淡,不要過於油膩。

【觀念探討】-看電視和看書哪一項對眼睛較吃力?

近視的原因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時,眼】睛內「睫狀肌收縮」,及「兩眼內聚」的壓力所造成。小孩每天寫功課.看書.打電腦.看電視等活動,如果時間太長都會增加眼球的壓力,使近視不斷加深。尤其手機。 遊戲機對小孩視力的影響最大。
 休閒時間多作戶外活動及親子互動,可偶而看電視,因為看電視屬於遠距離,只要廣告時間視線移開銀幕休息,就不是長時間用眼。有些家庭不讓小孩看電視,所以休閒時間小孩就是在看書,看書所用的調節壓力是300度,而看電視3公尺時,所用的睫狀肌壓力只要30度,只有看書的十分之一,所以當然看電視時眼睛比看書輕鬆。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好動還是過動?


學齡前期兒童的家長如何早期區分自己的小孩只是好動還是有過度活躍的傾向呢?過度活躍症在臨床醫學上稱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ttention-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其行為表現分為三大類:

<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不注重細節,簡單的工作也非常草率、粗心大意。
(2)做事或玩耍都無法專注,即使是他有興趣的活動,亦無法持續。
(3)別人對他說的話常常「有聽沒有到」,即使確定他聽到了,也不作反應。
(4)無法遵照指示把事情做完,包括學校作業、家事或休閒活動。
(5)常常做事沒有規劃,忙來忙去,事情還是一團糟。
(6)常逃避或討厭需要專心的事情,如上課、家庭作業等。
(7)常常搞丟東西,例如課本、作業、鉛筆盒、心愛的玩具等。
(8)常因為外界一些不相關的刺激而分心。
(9)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

<活動量過多>
(1)常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
(2)在教室經常離坐,或是應坐著的場合坐不住。
(3)在不適當的場合常常跑來跑去,爬上爬下。
(4)無法安靜地玩遊戲。
(5)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動來動去,靜不下來。

<易衝動>
(1)沒辦法等別人把話講完再回答,如在別人問題未說完時即搶答。
(2)別人談話時常常插話,或貿然闖入別人的遊戲。
(3)團體活動時無法耐著性子排隊或等待輪流。


如果您的小孩常有類似以上行為出現,且在學習上出現困難,無法與同年齡小孩互動等問題。建議您尋求兒童心智科或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專業醫師的診斷及協助,過動兒經由藥物治療或行為矯正,均有良好成效,切勿不在意而錯過治療時機,影響小孩後續的發展,造成小孩一輩子的遺憾。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懷孕壓力大 孩子易暴力傾向


一項研究追蹤在台大醫院生產的一百八十六名懷孕婦女發現,孕婦產前如果工作壓力大,孩子出生後易有攻擊傾向、注意力不集中及神經發展遲緩現象。
這項研究由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主持,研究團隊自二○○四年開始追蹤,要求婦女產後三日內填寫心理評估量表,兩年後記錄幼兒行為量表,測量孩子的內在及外在行為,找出產前壓力與幼兒異常行為關連。

調查發現,常處於工作壓力下婦女產下的孩子,外在行為易有負面傾向。研究團隊認為,可能與孕婦釋放「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有關。研究計畫將追蹤這些孩童至青少年時期,希望找出孩子疾病與環境關連。

陳保中說,環境荷爾蒙、重金屬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幼兒健康。
台大公衛學院生殖危害實驗室博士林靜君表示,孕婦工作壓力可能影響下一代神經發展,導致幼兒對外在環境反應變差。
國外類似研究也發現,孕婦面臨壓力時,腎臟分泌的壓力荷爾蒙會影響胎兒行為發展。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醫師蘇泓洸說,荷爾蒙可能透過胎盤影響胎兒,造成幼兒行為失調。
不過,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江漢光認為,孕婦工作壓力與幼兒行為異常的因果關係仍不明確,但提醒婦女不要累積過度壓力,需慎選懷孕時間。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研究:孩子早學游泳 運動發展佳

 「小孩越早學游泳,日後各項學習較出色!」澳洲一所大學研究發現,越早學習游泳的兒童,長大後在運動發展程度較一般沒有學習游泳的兒童來得佳,稍早挪威大學也針對剛出生的嬰兒學習游泳進行觀察,結果發現這些嬰兒長大後在平衡與抓東西的動作上較成熟與熟練。

 澳洲格里菲斯大學訪問七千位澳洲、紐西蘭與美國家中有五歲以下兒童的家長,以及讓180位年紀5歲以下的兒童參與實驗。研究者發現,小時候曾學習游泳的兒童在剪紙、畫線、塗線與畫形狀等視動項目上表現明顯比
沒有學過游泳的同年齡兒童佳,除此之外,在數學相關任務以及口說能力上表現也較佳。

 研究者喬治森表示,早期就學習游泳的兒童,日後在技能發展的時間都較一般兒童來得早,他表示,「這些技能包括能幫助兒童在進入幼稚園或學校時等學習環境的所需之技能。」

澳洲統計局稍早也公布數據,5到14歲的澳洲兒童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也是以游泳居冠,18%的人今年都曾游泳過,其次則為踢足球,佔14%。

另一份刊登在《Current Biology》期刊的研究結果也指出,包括游泳在內的運動,的確有助於動作行為的發展。

2010年挪威科技大學觀察19位從出生3個月就開始學游泳的嬰兒,以及沒有學游泳的嬰兒,當他們在五歲時,研究者再次觀察他們墊腳尖走路或是單腳平衡、跳繩、滾球以及玩接沙包等動作上差別,結果發現曾學過游泳的嬰兒,長大後在平衡與接東西動作都較佳。

 研究者西格曼德森表示,「人類發展其實不斷是透過熟練、成長與經驗及練習等交互結合,這次研究結果令人訝異地發現,在嬰兒階段就提供特殊訓練,對其長大後會產生長遠的正面影響。」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

律動課程可以學什麼?

兒童律動和幼兒律動結合了認知、音樂、圖畫、操作、肢體動作……等多種媒介,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無壓力、快樂的狀態下,促進左右腦學習,增進孩子知覺感官刺激的健康與發育, 擴充孩子的生活經驗,強調孩子主動學習,並樂於思考,以增進各方面的知識,同時啟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培養其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考力、自信心 及表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社會關係,促進孩子在認知、語言與社會性的發展。

1.遊戲中給予充分的知覺感官刺激,促進兒童全面性發展。


2.擴充生活經驗,增進認知學習。

3.啟發孩子的智力、學習力、創造力與想像力。

4.透過遊戲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與記憶力。

5.抒發孩子情緒,培養好的性情。

6.增進孩子間的互動與分享,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

7.藉由幼兒律動,強化左右腦的整合。

8.活化大腦與肢體之間的連結。

9.增進手眼協調、腳眼協調、手腳協調能力、平衡能力。

10.使孩子的動作可以更靈敏及協調。

11.藉由幼兒律動,增加多元的刺激,增進孩子的學習與發展。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懲罰孩子的智慧

孩子究竟要不要懲罰?絕大多數家長肯定會持否定態度。
隨著家庭教育知識的日益普及,“重教輕罰”已成廣大家長的共識。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懲罰是打罵的代名詞,因而我們常常在報刊上見到少數家長對孩子罰站、罰跪、罰餓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報導,這些家長便是對懲罰缺乏正確的理解和把握。
其實,懲罰的方式多種多樣;打罵只是其中的一種,是懲罰的極端性行為。錯用、濫用懲罰以致不負責任地對孩子的肉體和心靈施暴,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長期以往就會使懲罰失效,導致最終“管不住孩子”;而適當、適時的科學的懲罰卻能對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錯誤,從而收到以罰助教、以罰代教的效果。

“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微妙的家教藝術。只有擁有了懲罰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錯誤就要懲罰>
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要受到懲罰。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也應該告訴他,這是他的過錯。他雖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仍要為此道歉。如果他是無意的,並勇於承認錯誤,家長會相信他,並減輕對他的懲罰。如果他隱瞞事實、逃避責任,他將受到加重的懲罰。這樣就可以從小培養孩子誠實、負責的性格。

另外,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應,否則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後就很難保證實施的有效性。



<懲罰的「量刑」要適當>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良性轉化,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後,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要依照規則進行懲罰>
家長應和孩子協商制定一個獎懲規則,讓孩子知道犯錯后將受到什麼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減少犯錯誤的概率。當孩子犯錯后,家長應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一時衝動而隨意懲罰孩子。若是孩子以後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該按規則進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家長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才能停止。家長要態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麼樣的後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罰了又賞要不得>
家長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態度一致,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態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知道自己錯之所在。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後,家長中的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實踐證明: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循環會使孩子產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繫起來,從而使懲罰歸於失敗。



<及時懲罰莫遲疑>
懲罰的效果部分來自條件反射,而條件反射在有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的間隔時間越短則效果越好。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犯錯,只要情況許可就應立即予以相應的懲罰;如果當時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場或正在公共場所)不允許立即作出反應,事後則應及時地創造條件,儘可能讓孩子回到與原來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和總結當時的言行,使他意識到當時的錯誤行為,並明確要求他改正。

 <最忌諱諷刺挖苦>
家長懲罰孩子應力戒諷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養的」而隨意用惡毒的語言指責、謾罵孩子。實踐證明,諷刺挖苦和惡語謾罵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夠接受的範圍,將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長應該牢記懲罰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改正錯誤,決不是為了刺激孩子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長在懲罰孩子語言不文明、滿口髒話時,自己也「出口成臟」,這就使得訓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說服力。


 <點到為止莫嘮叨>
有些家長訓教孩子喜歡沒完沒了,而且還時不時地喝問孩子「我的話你聽見了沒有?」孩子懾於家長的威嚴,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其實他可能什麼都沒聽進去,甚至左耳聽了右耳出,根本就沒聽。孩子之所以說知道了,只是順著家長的意思,為了早點結束訓斥。於是,當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家長便感到「痛心疾首」,隨即說孩子「不把我的話當回事」,當成了「耳邊風」,說孩子「不聽話」。其實這是因為家長的嘮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聽哪一句為好;再者,經常性的嘮叨多了,也會導致孩子「失聰」,對家長的話產生教育心理學中的「0反應」,無動於衷,使訓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必切記要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

 <就事論事莫牽連>

從受罰者的角度來講,孩子最厭惡家長「倒鹹菜梗」,一事既出又將陳年老賬翻出來。很多家長卻不了解這個道理,訓教孩子時總忘不了東拉西扯、橫牽豎連,說出孩子的種種不是,甚至將孩子說得一無是處,直至忘記了本次訓教的主題。孩子怎樣想呢?反正自己沒有一處是對的,以前取得的成績、改正的缺點家長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訓該罰的料,對改錯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長訓教懲罰孩子務必要一事一議,就事論事,切勿搞牽連、翻陳賬。



<事後說理不可無>
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教與被教的關係,但教育孩子仍當以理服人。懲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懲罰之後必須要及時與孩子說理,否則,孩子在忍受了懲罰之後將依然如故。所以,家長在懲罰孩子后要通過說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為什麼會受罰、知道犯錯誤的原因,講清楚如果堅持犯錯下去將有什麼後果。懲罰只是一種劣性條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時的,不能持久。受罰的孩子改正了錯誤並不等於他已明白事理,並不能保證他下次不會再犯。因此,讓孩子明白自己受罰的原因才是根除錯誤的關鍵,說理是懲罰孩子之後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步驟。”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安撫寶寶哭不停 試試角色扮演引導

是否曾遇到孩子哭鬧不休,不論怎麼哄,就是無法停止?嬰幼兒的情緒調控能力,不但影響行為表現,更與日後社交互動能力息息相關。

天生氣質、腦部神經系統整合程度及後續認知發展、環境和經驗,尤其與照顧者的互動,皆影響孩子控制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根據孩子不同年齡,家長應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針對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嬰幼兒,先排除生理因素,如肚子餓、大小便、生病、想睡,再以感覺統合的方式介入,如給予抱抱、撫摸等觸覺、輕輕搖晃等前庭覺,這些感覺刺激,可促進大腦神經系統,產生穩定情緒的效果,也可以用玩具或物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針對3歲以上、已發展出語言理解能力的孩子。用是非題,如「你是不是…」幫助孩子定義和說出情緒;用選擇題找出原因,再用「那你是不是可以…」的問句示範可接受的處理策略,來控制與解決問題。

照顧者平時可以先觀察,哪些情境會引發孩子負面情緒,再塑造類似但程度較輕微的情境,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引導孩童面對,反覆教導孩子可以接受的反應。

不要一次要求能表達又能控制,可以分段練習,並隨時給予正向的回饋,如讚美,再慢慢增加不同的情境及策略學習。

提醒家長,當孩子情緒失控時,保持冷靜,以堅定的口吻協助他,生氣與責罵不能幫助孩子,反而會助長無助感、增加負向情緒。
若孩子只是想獲得大人的注意,尤其1歲以上幼童,一味安撫,反而讓孩子學到用哭鬧來獲得注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單一方法可以解決所有情緒調節困難孩童的問題,家屬必須仔細觀察孩子特性,選擇一套準則,並且堅守此準則,讓孩子不會無所適從,這是教育孩子的不變通則。

【聯合報╱陳心語/宏恩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尿床的治療經談


小孩從剛出生開始都是隨時隨地大小便,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父母教育,逐漸學著自我控制或告訴父母要大小便,不會再任意大小便。但是睡著了,無意識下的尿床就不是它可以控制的了,所以在神經與膀胱功能逐漸發育到比較成熟之前,或多或少都會有夜尿情況,也就是隨著年齡增長,尿床的情形就會越來越少。

 有些小孩的尿床情形卻無法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經研究證實他們的問題出在大腦發育比較遲緩。腦下垂體發育遲緩導致晚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以尿量非常多,當超過膀胱容量時就會尿床,嚴重的一晚會尿2-3次。門診遇過小孩九點多上床,父母會在十二點上床時叫他起來上床,然後兩點父親用鬧鐘提醒起來叫他小便,五點再由媽媽起來叫一次,經過5年多都沒改善,搞得全加睡眠品質不好,終於又放棄重新再包紙尿褲睡覺。還有小孩睡眠過沉,叫都叫不醒,當然也會尿下去而全然不知。

 如果去醫院就醫,藥物治療不外兩種:一種是三環的抗憂鬱劑,吃一段時間再停看看,沒改善就繼續吃。另一種是抗利尿激素,用以減少晚上的尿量,一樣是吃一段時間再觀察是否改善。當有一天尿床終於改善了,也是大腦發育逐漸成熟了,而不是藥物的治療效果。他們只是發育比較遲緩,真的需要用藥物來「控制」尿床嗎?藥物多少有副作用,尤其是在兒童發育期間讓他們吃這些作用在中樞神經的藥物,究竟有何長期影響也不可知。甚至有些小孩到十五、六歲還在尿床,那不就可能從四、五歲吃到十五、六歲?

 坊間也有採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發育遲緩的小朋友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這種療法對治療尿床有效。配合發展遲緩兒童的腦力增強與語言能力進步、肢體力量與動作技巧改善等現象,推測治療尿床有效的原因是促進了大腦的發育與功能,所以明顯發現原先不容易叫醒的可以比較好叫醒,原先晚上尿量很多的,尿量逐漸減少。所以不但可以促進腦部發育,連帶也把尿床治好。

本文摘錄來源:
 http://raphaelmedical.com.tw/index3.php?ad=1&p=385&b=37&ly=3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餵母乳、分床睡 母子均安



美國西北大學最新研究指出,女性哺餵母乳,並與小寶寶分床睡,不只對寶寶比較好,對改善媽媽身心狀況也有幫助。
研究人員分析女性的壓力荷爾蒙濃度,並觀察荷爾蒙濃度每日節奏、變化。研究人員解釋,當一個人白天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濃度較高,便能充分應付各種壓力,這樣就能好好處理白天發生的種種狀況,到了晚上,可體松濃度最好低一點,讓身體可以好好睡覺、休息。上述可體松分泌、變化模式對人體最為理想。

研究結果顯示,沒有哺餵母乳或者與小寶寶睡同一張床的女性可體松分泌節奏較不理想。研究作者美國西北大學教育與社會政策學院研究員克拉莉莎‧西門表示,哺餵母乳、媽媽與寶寶分床睡不但對寶寶比較好,這兩件事若結合在一起,對媽媽身體也有好處。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年會。
過去研究顯示,女性懷孕時,可體松濃度會增加,生小孩後,可體松濃度馬上下降。這項研究共有一百九十五名女性參與,研究人員在她們生產六個月後分析其唾液樣本。
研究人員從這些女性唾液樣本發現,媽媽哺餵母乳、與寶寶分床睡,可體松濃度白天較高、晚上較低,降幅較大,這種模式對健康最為有利。研究人員認為,哺餵母乳可幫助降低壓力;媽媽與寶寶睡同一張床,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如此便會影響壓力荷爾蒙分泌。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愉快親子教育六個小方法


一、給孩子一個選擇
允許兒童按照他們自己的興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佳途徑之一。如果你讓孩子感到她有選擇去學鋼琴或是去學畫畫的自由,她就會更賣力氣地去做這兩件事中她所選中的那件。

二、接受現在的他
如果你感興趣的僅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誦者,那麼,你的期望就太過分了。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

三、找找是否有隱藏在暗中的困難存在
你是否問過你的孩子為什麼突然間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或不願做家庭作業了嗎?也許他會在你的詢問下說出心裡話——他被壞孩子欺負了,他不喜歡他的老師等等。如果孩子變得毫無動力了,通常他會有一個正當的理由。

四、解釋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棄學鋼琴,因為你很肯定這是對他有好處的,那麼你會怎麼做呢?無論你想怎麼做,絕不能對你的孩子大喊大叫、聲嘶力竭地訓斥他。因為大叫後沒幾分鐘,他就不再去聽你在說些什麼了。

五、重視讚揚的作用
讚揚必須是有的放矢的。你僅僅說了句「做得不錯」,他就會知道,你並沒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六、明智的獎賞
父母會許諾,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他就會得到一輛自行車;如果考得不好就什麼也得不到。事實上,這樣對待孩子是一種可怕的態度。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給你的孩子許以大獎賞。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研究證明貪玩的幼兒智商高】


貪玩的幼兒多智慧。對此,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的研究。


玩,有助於孩子智力發展,也有助於許多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玩耍滿足了孩子們的慾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同伴們一起玩耍,完善了孩子的個性、發展了相應的社交能力。善玩的孩子有許多優點,聰明、伶俐、樂觀、愉快、朝氣蓬勃、有幽默感,樂於與人交往,富於幻想,勇敢大膽,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傾向。所以,幼兒的早期教育只能是在玩中學,切莫只學不玩或多學少玩,就違背了兒童教育學和兒童行為科學的規律。

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在他的實驗室裏選擇了一批遺傳素質一致的老鼠,把它們任意分成三組。

第一組三隻老鼠被關在鐵籠子裏一起餵養,此為“標準環境”;第二組老鼠被單個隔離起來,隻身處在三面不透明的籠子裏,光線昏暗,幾乎沒有刺激,這叫做“貧乏環境”;第三組十幾隻老鼠一起被關在一隻大而寬敞,光線充足、設備齊全的籠子裏,內有鞦韆、滑梯、木梯、小橋及各種“玩具”,此所謂“豐富環境”。


經過幾個月的環境熏陶後,“豐富環境”的老鼠最“貪玩”,“貧乏環境”的老鼠最“老實”。將老鼠的大腦摘出解剖分析,發現三組老鼠在大腦皮層厚度,腦皮層蛋白質含量,腦皮層與大腦的比重,腦細胞的大小,神經纖維的多少,突觸的數量、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以及與智力有關的腦化學物質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豐富環境”組的老鼠優勢最為顯著。實驗揭示,環境越豐富,玩耍得越充分,大腦的發育就越好。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可愛兄妹!妹妹做錯事 哥哥哭成淚人兒

網路上最近一則影片「妹妹不Sorry!哥哥急哭」超有去!2歲的妹妹做錯事不道歉讓3歲哥哥急的直跳腳,小男孩似乎怕妹妹被媽媽罰一邊哭還一邊督促妹妹向媽媽­道歉,直到最後妹妹向媽媽擠出一句「Sorry」小男孩才破涕為笑!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培養一個「五佳」的孩子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陳嘉虎表示,培育孩子是大工程,要有終極目標。父母下半生快樂與否,取決於能否培養一個「五佳」的孩子:向善、向上、開朗、快樂、健康。



所有父母都愛孩子,竭盡所能希望培育出很好的孩子。但父母有無核心價值與終極目標:「我希望我的孩子未來是怎樣的人?」這個很關鍵。

很多人會希望孩子聰明、會讀書、音樂很好、學習能力強等,然而,當孩子不是特別聰明或資質中上,能夠培育出善良、有愛心、開朗、健康、積極的孩子,其實更重要。

大陸有個人叫「鷹爸」,採鷹式教育法,孩子4歲起就要他冬天下雪脫光衣服去跑步,希望透過刺激讓孩子更聰明,結果智商200多,很高,但很多人擔心這孩子將來的性格會走入歧途。

培育孩子有三個層次:「上育品德、中育性格、下育技能」;很多父母卻顛倒過來,給孩子很多補習、上芭蕾舞,這不是不好,但弄錯焦點,最後,技能很好,但是性格不可愛,品德可能有問題。

性格比技能重要。性格如果積極、開朗,就算技能不好,交際時,因為性格可愛、親和力佳,人家願意接觸他。

品德又比性格重要,品德是本質,當一個人本質很好時,這種人不論擺在哪裡,都會從善的角度思考,不會受到外在誘惑,會堅持原則。他說,這堂課,不能讓你的孩子更聰明,但有助培養出「五佳」孩子,身為父母可因此獲得快樂。

【2012/10/29 經濟日報】


如何訓練觀察力


觀察是科學研究的第一步,敏銳的觀察力更是使用者經驗研究員的核心能力。要成為一位好的觀察者,需要長期的訓練。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十個給我自己以及我的洞察力工作坊學員的提醒。這十個提醒不僅是觀察的原則,也是訓練的方向。

一、以人為本

在使用者經驗研究中,觀察的目的是從人在脈絡中的行為發現潛在的真實需求。這樣的發現除了可以推導出新設計,更可以協助改善舊設計。不要為了急著尋找環境中的設計缺失而忽略了「人」,要訓練自己時時刻刻都以人為中心。

二、信任直覺

人是習慣的生物,與習慣不同的陌生的人事物原本就會自動吸引我們的注意。敏銳的直覺是觀察力的基礎。訓練自己注意並記下那些自動吸引注意的有趣現象。

三、跳脫習慣

人的注意力資源非常有限,環境中與個人生活與工作任務無關的細節經常被忽略。除了信任直覺,還要訓練自己跳脫習慣,像未曾習慣過一樣注意那些平時被忽略的細節。

四、維持客觀

觀察是由證據和推論組成的,而人在觀察時總是會在下意識自動作出許多推論。當你覺得你「看到」什麼的時候,其實已經是一種推論了。要確認觀察的效度,就要訓練自己區分證據和推論。

五、保持好奇

「想要了解人」的好奇心是讓你注意到別人會忽略的細節的重要關鍵。如果沒有好奇心,只是機械性地操作各種方法,你還是不會知道要注意什麼,又該深入探究什麼。訓練自己關心那些平時從身邊走過你也不會太注意的陌生人。

六、運用知識

每個人的專業背景不同,感興趣的現象也不一樣。知識就像濾鏡,讓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細節,副作用則是讓你漏掉一些別人看得到細節。訓練自己找出與自身專業有關聯的線索,但不要只注意那些。

七、注意脈絡

行為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產物。想了解一個人的行為,必須了解行為發生的脈絡。想了解脈絡中的細節,亦需了解那些細節是為了怎樣的行為設計的。訓練自己同時注意人與脈絡,以及兩者間的關聯。

八、隨機應變

觀察不只是拿著相機與筆記本記錄,更沒有標準程序。有時旁聽一段對話,或主動詢問,或注意行為對環境造成的改變,都有助於你了解眼前的現象。不要死板地被動記錄,要訓練自己彈性運用各種方法主動探索。

九、善用工具

人的記憶並不可靠。如果觀察時沒有即時記錄,事後回憶不僅不會精確,還會夾雜許多推論。觀察時儘量用各種工具保留細節,例如攝影機、相機、錄音機、手機、筆記本等等。訓練自己熟悉這些工具的特性並善加利用。

十、記錄自己

置身於有豐富刺激的環境中往往會讓我們聯想到相關的過去經驗,或是產生一些新想法。這些經驗與想法本身也是觀察的一部分。只要你能用觀察外在現象的一致原則來處理,它們同樣是有價值的發現。訓練自己記下在觀察過程中想到的事。

本文收錄自 http://taiwan.chtsai.org/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小孩4歲有書陪 未來大腦更發達

家有幼童的家長注意了!研究顯示,小孩4歲時的大腦正值關鍵發育期,如果有童書、益智遊戲的陪伴,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參觀,都可以刺激大腦,讓他們在18-19歲時有較佳的語言及思考能力。學者指出,幼童的大腦對環境非常敏感,即使家裡的一些微小變化也會長期影響大腦的發展。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愈來愈多的小孩不再閱讀,而是把時間放在電視及電玩上。英國最近的調查發現,在有6歲小孩的家庭裡,不到3分之1的父母能夠每天讀書本給小孩聽;另有5分之1的小孩
表示,如果他們手上拿著書本且被朋友看到,他們會感到不好意思。

 然而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顯示,小孩若在4歲時有閱讀童書的習慣,他們18-19歲時語言及思考能力都發展得較為快速。另外,進行益智遊戲、到遊樂園或動物園參觀也有幫助。然而,如果小孩是在8歲才接觸到童書或其它活動,對於大腦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顯示4歲是個重要的關鍵時期。

 研究員拜訪家裡有小孩的64個家庭,分別在小孩4歲及8歲時造訪,他們紀錄小孩是否有接觸到書及玩具,並且在15年後替他們做大腦掃描。研究結果發現,小孩若在4歲時有接觸書本、益智遊戲,他們的大腦發育較為良好,並且在語文理解的測試中表現較佳。

 研究員在掃描受測者大腦後發現他們的大腦皮層變得較薄。研究員指出,人的大腦如果愈常在認知上受到刺激,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愈薄。領導研究的厄費持(Brian Avants)博士表示:「研究結果指出幼童大腦對環境的敏感性,即使家裡的一些微小改變也會長期影響大腦的發展。」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

面對孩子的膽小問題


孩子「害怕」就是「膽小」嗎?當了爸爸媽媽,恐怕就回憶不起來自己小的時候了。實際上,1—3歲的幼兒正在努力分清「我」和「我以外」的事物,正在學習「我」和周圍環境怎麼相處。由於年齡的關係,這個過程比我們想像得慢了許多,他們會對一些以前不熟悉的環境(比如快速移動的物體、嘈雜的聲音、陌生的環境)感到緊張和恐懼,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包括怕黑、怕水、怕高。專家說,這些都只能說明幼兒還沒有適應周圍的環境,並不意味著孩子有什麼不對。當然,也就不能說明孩子「膽小」。


當幼兒已經感到緊張和害怕了,家長千萬不可當著外人批評他「你怎麼這麼膽小」,這等於在教會他:以後你遇到事情,凡是不知該怎麼辦時,就是膽小!也不能假裝沒有看見或堅持讓孩子一個人待在引起緊張的環境裡(比如黑屋子),讓這麼小的孩子獨自面對恐懼是毫無道理的,況且這樣做也培養不出勇敢的孩子。1-3歲的幼兒在心理上正處於建立信任和委託感的階段,在此階段中,孩子受到驚嚇時保護是惟一正確的做法。如果你不保護他,他可能更害怕,可能真會變成「膽小鬼」,長大後也不會有充分的自信。


改變孩子的容易害怕的性格應從不同原因出發,採取有針對性的相應措施。

1.首先要糾正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不能心急,也不能打罵指責,更不能用鬼怪來嚇唬孩子。要耐心引導,正面教育。對膽小的孩子不能用強制的訓斥的方法,切記,家長千萬不要把一個怕水的孩子強行推下水去,這樣做,絕大多數效果不好。如果發現孩子儘管怕水,但還是站在離水很近的地方,那麼,家長應該耐心等待,給孩子時間,最後,他一定會下決心,自己走進水裡去的。

有的孩子不敢獨自進空房,家長不要強行迫孩子進去,最好先陪孩子一起進去,讓孩子到房裡看看確實沒有什麼可怕的,以消除孩子的疑慮。下一次,家長可以送他到房門口,家長站在門口不走,讓孩子進房子裡去取東西,當孩子進房裡後,回頭看看家長在門口不走,他便會較放心地進去取東西。這時家長應表揚並鼓勵他。慢慢孩子的膽量就會大起來。

有的孩子怕狗、怕貓,一看到它們就心驚膽跳,唯恐躲避不及。家長可以自己先摸一摸,或讓其他不怕狗的孩子先摸一摸,讓他看看。然後,再鼓勵孩子自己也去摸一摸狗,使他親身感到並不可怕。最後,孩子就會高高興興地把牠抱起來,逐漸地就不怕貓狗了。這個方法叫做系統脫敏療法,是一種治療膽小十分有效的方法。

2.要擴大孩子的社會生活圈。對膽小的孩子要耐心引導,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交面,如家中來客,可讓孩子去接待,送茶倒水,迎客送客,鼓勵孩於自己去商店買東西,問價錢,付款等。

3.培養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臉,自己整理玩具,家長要作方法上的指導。孩子認真做事要表揚,做得不太好,除要告訴他怎麼做以外,應鼓勵他,以增強其下次做好的自信心。

4.家長應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家長應利用講故事,做遊戲,看電影,讀書等各種形式,來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膽量和毅力。讓孩子學習書中、故事中、電影中的英雄形象主人公的勇敢和堅強的精神。

必須強調,膽小的人其致命的弱點就是缺乏勇氣,因此戰勝膽小的明智之舉,就是培養孩子的勇氣和膽量。

孩子的大玩偶 — 學前孩子眼中的父親



研究發現,即便父親和孩子最常有的互動,便是陪孩子玩,但是父親陪孩子玩的量,還是遠不及母親。那麼,除了陪孩子玩之外,學齡前孩子的父親還有什麼功能是不同於母親的呢?

 <父親對學齡前兒童發展的影響 >

 爸爸的安慰不一樣:當受委屈,需要得到安慰的時候,孩子期望從爸爸或媽媽那兒得到的安慰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孩子期望從母親那兒獲得的是身體的接觸和擁抱,相較而言,由於父親常與孩子玩,所以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父親的陪伴、逗弄並讓他開心,以得到情緒的
抒緩。因此,父親在家中是另一種撫慰的來源,有時當孩子與母親間起衝突時,父親若能幽默的介入,或擔負起安慰孩子的功能,正是母子關係的潤滑劑呢。

 邁向獨立自主的關鍵角色:學前階段的孩子隨著肢體動作能力的成長,也開始發展獨立自主的需求,研究發現,若此時父親缺席或不關心孩子,孩子往往會因為對母親太過依賴,而無法成為自立、自主的人。有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在離開母親邁向獨立的過程中,必須對另一個人產生情感上的依附,才能在脫離原來依附的對象時,仍能擁有某種程度的安全感。

 在一般家庭中,這「另一個人」通常就是父親。換句話說,父親在培養學前孩子獨立特質時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所以爸爸千萬不要以工作忙碌,不擅於和孩子互動為由,錯失了孩子人格培育的大好時機。

 性別角色學習的開端:性別角色的學習需要延續許多年才會逐漸成熟,在學前階段,孩子首先學會判斷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逐漸地,在每日的生活中,孩子會發現父親和母親的角色的差異,他們會去認同同性別的雙親,並開始觀察和模仿自己的性別角色應有的行為。
 父親的行為不止對男孩子的性別角色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女孩子對男性角色的定位。研究發現,父親可能比母親更要求孩子要做符合自己性別的行為,例如他們會不喜歡兒子玩洋娃娃,也會對女孩子出現不府和性別角色的舉動加以管教。因此,不管是男孩或女孩,父親在孩子學習性別的分化上,都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父子、父女相處有差異:父親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具有明顯性別的差異,一項研究便發現爸爸跟兒子玩的時候比較粗魯,跟女兒玩的時候則較溫柔,女兒受傷時也會表現出較多的疼惜,顯示出父親對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是很不同的。

其次,父親與不同性別子女的遊戲,也有很不一樣的表現,通常父親比較習慣跟兒子玩,陪女兒玩父親其實是很不在行的。1993年的美國一個大型調查研究,比較家裡清一色都是女兒,以及家裡全都是男孩的家庭中,父親跟孩子相處的狀況,結果發現,只有女兒的父親較少跟孩子玩在一起,較少跟他們說話,也較少同他們一起外出。其實這並不見得是因為父親特別偏愛兒子,而是他們不知道該跟女兒在一起做些什麼活動。
 在這裡特別要建議父親,不妨多思考看看有什麼活動是可以父女一起做的,如唸故事書給她聽,陪她一起塗鴉作畫,一起玩玩具等,這些母女常做的活動,相信爸爸也都可以做得很好喔。

 從上述的探討與分析中,您是否發現,在學前階段的父親不僅只扮演孩子的大玩偶角色,而是在孩子的情緒撫慰、培養獨立自主、以及建立性別角色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您是否曾想過自己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如此深刻的影響力,有人說「爸爸真偉大」,您也同意嗎?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原文網址:http://parent.kimy.com.tw/new/article.aspx?id=540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跳著領奧斯卡獎!!!?


以《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嬴得最佳導演的丹尼.鮑伊(Danny Boyle)走上舞台,開始又蹦又跳。那部電影原本只打算以DVD發行,他說他答應孩子如果嬴得奧斯卡,他會以《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裡跳跳虎手舞足蹈的方式領獎。

永遠別忘了,得獎時刻也是你對那些曾經幫助你的人履行自己的承諾。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七種可能侷限女兒的言教與身教

父母當然希望女兒將來可以進入男女同工同酬的職場環境,不因為性別而自我設限,基於父母言行對小孩影響深遠,美國REALgirl工作坊創辦人暨教育家柏格(Anea Bogue)提醒父母避免7種教養方式,以免誤了女兒前途。

 1.教她溫文儒雅


 循規蹈矩與逆來順受界線相當模糊,女孩往往淪為後者,社會對女孩溫柔甜美的期望讓她們被教成「取悅者」:避免衝突,息事寧人,勿挑戰現狀才討人喜歡,導致職場女性不敢要求調薪,怕觸怒老闆,在課堂或會議發言也心生膽怯。父母想教出好孩子的同時,要鼓勵她們勇於發言、提出不同看法,準備好為自己辯護。

 2.只買具女性特質的玩具

 只買粉紅色玩具給女兒,可能強化性別刻板印象。研究發現,給女生的玩具有31%強調外表與妝扮,給男生的玩具卻鼓勵創新、探索、競爭、行動與解決問題--後者是優秀員工與領導人的特質。

 3.告訴她外表勝於一切

 沒錯,女兒妝扮起來的確可愛,但她同時能寫一手好詩,是建造枕頭城堡高手,也喜歡唱披頭四歌與玩吉他。雖然我們活在重視外表的社會,但應真心讚美她的非外表成就,才不會給她自我價值全取決於外表的觀念。

 4.灌輸公主夢

 現實生活的公主通常成就非凡,能說多國語言、深諳外交手腕,且有名校學歷,但小女孩往往以為公主幸福快樂的關鍵是歌唱得好,能吸引白馬王子替她解決問題。父母應鼓勵女孩具備「戰士公主」的思維與行為,擺脫自我價值只取決於男人的想法。

 5.由家中男主人包辦苦差事

 叫男人開罐頭或換燈泡易如反掌,但其實女生也能做,父母應該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勿以性別來分擔家務類別,不妨讓女兒除草和倒垃圾,叫兒子洗碗和吸地,才不會傳遞女人比男人軟弱的訊息。

 6.只交同性朋友

 研究顯示,學齡前孩童只交同性朋友將導致特定的社交技巧、方式、期望與喜好,無助於女兒未來擠進董事會。不妨鼓勵女兒跟男生當朋友,多跟鄰居或是朋友小孩來往。

 7.批評女性身材

 健康飲食固然重要,但不該逾越尺度開始批判身材,在女兒面前討論減肥或批評其他女性的衣著品味,將灌輸她受歡迎女性或成功者就該具備哪種外型的概念。

【經濟日報╱編譯 賴美君】


【面對孩子的膽小問題】


很多年輕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孩子的「害怕」問題:怕黑、怕高、怕水、怕生等。爸爸媽媽多會擔心!

孩子「害怕」就是「膽小」嗎?當了爸爸媽媽,恐怕就回憶不起來自己小的時候了。實際上,1—3歲的幼兒正在努力分清「我」和「我以外」的事物,正在學習「我」和周圍環境怎麼相處。由於年齡的關係,這個過程比我們想像得慢了許多,他們會對一些以前不熟悉的環境(比如快速移動的物體、嘈雜的聲音、陌生的環境)感到緊張和恐懼,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包括怕黑、怕水、怕高。專家說,這些都只能說明幼兒還沒有適應周圍的環境,並不意味著孩子有什麼不對。當然,也就不能說明孩子「膽小」。

當幼兒已經感到緊張和害怕了,家長千萬不可當著外人批評他「你怎麼這麼膽小」,這等於在教會他:以後你遇到事情,凡是不知該怎麼辦時,就是膽小!也不能假裝沒有看見或堅持讓孩子一個人待在引起緊張的環境裡(比如黑屋子),讓這麼小的孩子獨自面對恐懼是毫無道理的,況且這樣做也培養不出勇敢的孩子。1-3歲的幼兒在心理上正處於建立信任和委託感的階段,在此階段中,孩子受到驚嚇時保護是惟一正確的做法。如果你不保護他,他可能更害怕,可能真會變成「膽小鬼」,長大後也不會有充分的自信。



改變孩子的容易害怕的性格應從不同原因出發,採取有針對性的相應措施。

1.首先要糾正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不能心急,也不能打罵指責,更不能用鬼怪來嚇唬孩子。要耐心引導,正面教育。對膽小的孩子不能用強制的訓斥的方法,切記,家長千萬不要把一個怕水的孩子強行推下水去,這樣做,絕大多數效果不好。如果發現孩子儘管怕水,但還是站在離水很近的地方,那麼,家長應該耐心等待,給孩子時間,最後,他一定會下決心,自己走進水裡去的。
有的孩子不敢獨自進空房,家長不要強行迫孩子進去,最好先陪孩子一起進去,讓孩子到房裡看看確實沒有什麼可怕的,以消除孩子的疑慮。下一次,家長可以送他到房門口,家長站在門口不走,讓孩子進房子裡去取東西,當孩子進房裡後,回頭看看家長在門口不走,他便會較放心地進去取東西。這時家長應表揚並鼓勵他。慢慢孩子的膽量就會大起來。

有的孩子怕狗、怕貓,一看到它們就心驚膽跳,唯恐躲避不及。家長可以自己先摸一摸,或讓其他不怕狗的孩子先摸一摸,讓他看看。然後,再鼓勵孩子自己也去摸一摸狗,使他親身感到並不可怕。最後,孩子就會高高興興地把牠抱起來,逐漸地就不怕貓狗了。這個方法叫做系統脫敏療法,是一種治療膽小十分有效的方法。

2.要擴大孩子的社會生活圈。對膽小的孩子要耐心引導,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交面,如家中來客,可讓孩子去接待,送茶倒水,迎客送客,鼓勵孩於自己去商店買東西,問價錢,付款等。

3.培養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臉,自己整理玩具,家長要作方法上的指導。孩子認真做事要表揚,做得不太好,除要告訴他怎麼做以外,應鼓勵他,以增強其下次做好的自信心。

4.家長應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家長應利用講故事,做遊戲,看電影,讀書等各種形式,來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膽量和毅力。讓孩子學習書中、故事中、電影中的英雄形象主人公的勇敢和堅強的精神。

必須強調,膽小的人其致命的弱點就是缺乏勇氣,因此戰勝膽小的明智之舉,就是培養孩子的勇氣和膽量。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九歲小孩親手打造遊樂場 最極致的扮家家酒!


今年4月的時候,小編有跟大家分享一部紀錄片短片《Caine's Arcade》,不知道大家當時有注意到嗎?這部紀錄片記述了美國一個9歲小男孩Caine在爸爸George的支持之下,在去年的暑假開始利用紙箱,在爸爸的中古車廠一角自己用瓦楞紙箱搭造自己的遊樂場~有一天紀錄片導演Nirvan Mullick意外發現了這個一直無人光顧的遊樂場,一個溫馨的故事就此展開...。


還沒有看過的話也沒關係,現在還多了熱心人士提供的中文字幕!

【這些食物,對孩子很不OK!!!!!】


  1. 【這些食物,對孩子很不OK!!!!!】

    由於其器官、組織功能發育不完全,抵抗力比較弱,其飲食結構顯然應該與成人的飲食不同。在這一階段攝入某些食物可能會導致過敏或其它不良後果。某些食物攝入後雖然不會引起急性中毒或不良反應,但可能會引起慢性不良反應或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等,也需要父母注意。

    下面列舉了部分孩子不能吃、不宜吃和不多吃的食品,以作參考。家長還應結合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注意觀察容易引起過敏和不良反應的食品,並及時向醫生諮詢。

    ⋯⋯

    不能吃的食品(高危險指數)

    ◆蜂蜜◆

    原因:據英國相關報導,在過去的25年中,約出現40件感染肉毒桿菌死亡案例,都與食用蜂蜜有關。

    注意:不要在1歲以內兒童的奶粉或食品中添加蜂蜜,以避免遭到致命細菌的感染。

    ◆醃製食品◆

    原因:醃製品(鹹魚、鹹肉、鹹菜等)含鹽量太高,高鹽飲食易誘發高血壓病;醃製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它和黃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認的三大致癌物質。

    注意:有研究資料表明,期間開始吃醃製品的孩子,成年後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湯圓◆

    原因:由於糯米比較黏,孩子可能會把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到2歲的孩子不容易嚼碎湯圓餡中的花生,消化功能較弱,吞嚥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注意:3歲以下的是不適合吃湯圓的。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更應少吃湯圓以防病情加重。

    ◆高熱量的“垃圾食品”◆

    原因:食用高熱量的“垃圾食品”容易導致肥胖,出現各種並發症,對人體健康有害。
    注意:期間,他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在發育,需要全面的營養才能健康成長。食用“垃圾食品”可能導致肥胖,並且導致其他營養素的攝入不平衡,而出現營養缺乏症。

    ◆巧克力◆

    原因:巧克力是一種高熱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質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營養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而在飯前過量吃巧克力容易產生飽腹感,因而影響食慾,使正常的生活規律和進餐習慣被打亂,影響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另外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經系統興奮的物質,會使不易入睡和哭鬧不安;常吃巧克力還會發生蛀牙,並使腸道氣體增多而導致腹痛。
    注意:3歲以下的孩子不宜吃巧克力。

    ◆茶◆

    原因: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會干擾人體對食物中蛋白質、礦物質及鈣、鋅、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導致缺乏蛋白質和礦物質而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另外,茶葉中的咖啡因是一種很強的興奮劑,可能誘發出現過度活躍症。

    注意:3歲以下的孩子不宜飲茶。

    ◆大豆◆

    原因:大豆本身含有一種植物雌激素,如果攝入量較大,會出現類似於人類雌激素攝入過多而產生的副作用;另外,過早攝入豆類食物,可能會引起嬰兒過敏,導致發生腹瀉和皮炎等過敏症狀。
    注意:1—2歲內應盡量避免食用大豆食品。

    ◆鮮牛奶◆

    原因:鮮牛奶的蛋白質構成主要是球蛋白,乳清蛋白只有20%;而母乳中的蛋白質主要是乳清蛋白,其比例高達60%。而且牛奶中的其他成分及含量也與母乳不同,如牛奶中礦物質含量偏高,會加重的腎臟負荷。牛奶也是一種貧鐵食物,長期攝入可能會造成嬰兒鐵缺乏。
    注意:不宜餵鮮牛奶,如不能餵以母乳,宜選用用以母乳為依據、專為設計的配方奶粉。

    專家提醒:其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花生醬和魚蝦、貝殼類海鮮,最好在孩子超過1歲並確認不會過敏再進食這些食物。

    另外,某些容易引起咽喉堵塞的食物,如堅果類、某些帶核的水果如荔枝、龍眼等也盡量避免食用。

各縣市新生兒補貼資訊

各縣市新生兒補貼政策,最近身邊好幾個朋友生小孩,這個資訊別錯過了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日本幼兒園的幾件事




1~6歲幼兒發展簡易評估檢測項目

針對孩子粗大動作、手部精細動作、知覺的發展做評估,藉以了解孩子感覺統合方面的發展與表現

‧認知發展:生命概念、空間概念、時間概念、數學概念
‧人際社會:與同儕互動、與長輩互動
‧語言發展:理解力、表達力
‧精細動作:視知覺能力、視覺動作整合能力、手操作靈巧性
‧粗大動作:姿勢控制能力、兩側協調與動作計畫能力、肢體運用能力、
                     球類技巧、 靜態與動態的平衡
‧生活自理:進食、清潔、穿脫衣物、自我安全

1~2歲檢評估表

一、認知能力:
1.每次翻書2~3頁,找出指定的圖片
2.當聽到〝**小朋友在哪裡?〞會指自己

二、人際社會能力:
1.重複做引起他人發笑或注意的動作
2.依要求和別的小孩分享東西或食物

三、語言能力:
1.聽從「給我」「拿給我看」等指示
2.說自己的名字或小名

四、精細動作能力:
1.會疊4~6個積木
2.成功放入3個形狀板

五、粗大動作能力:
1.單腳離地踢到地上的球
2.不需大人幫忙,自己走上樓梯4步

六、自我照顧能力:
1.在要求可以將玩具收拾及歸位
2.脫襪子
3.拉拉鏈(不需對上拉鍊頭)
4.用一隻手拿杯子喝東西

2~3歲檢評估表

 一、認知能力:
1.配對三種顏色
2.知道身體器官的功能

二、人際社會能力:
1.依指示說「請」、「謝謝」
2.以言詞表達愛、生氣、悲哀、笑等感受

三、語言能力:
1.用手指表示年齡
2.用語言表示要上廁所

四、精細動作能力:
1.會複製畫圈圈
2.會一頁一頁翻書

五、粗大動作能力:
1.雙手伸直接住球(球不碰到身體)
2.不扶東西,單腳站3秒

六、自我照顧能力:
1.自己穿襪子
2.自己穿衣服
3.練習刷牙
4.自己洗手洗腳

3~4歲檢評估表

 一、認知能力:
1.說出自己的姓名
2.說出3種形狀命名 (□、△、○)

二、人際社會能力:
1. 50%時間不用提醒,就可以說「請」、「謝謝」
2.想玩同伴正在玩的玩具,會先徵求同伴同意

三、語言能力:
1.描述剛才發生的事
2.敘述日常用品的功用

四、精細動作能力:
1. 複製畫“ □ ”
2. 二十秒內扣上1個鈕釦

五、粗大動作能力:
1.雙手舉高,墊腳尖站維持3秒
2.單腳站5秒

六、自我照顧能力:
1.用筷子吃東西
2.自己戴上手套
3.自己擦鼻涕
4.自己刷牙

4~5歲檢評估表

 一、認知能力:
1.說出8種顏色
2. 三件東西拿走一件,可以說出少了什麼

二、人際社會能力:
1.有75%的機會,不用提醒會道歉
2.獨自做家事20分鐘(收拾、掃地)

三、語言能力:
1.分辨大聲、小聲
2.找出東西的上面和下面

四、精細動作能力:
1.能以大拇指與其他四指互碰
2.仿寫數字1-10

 五、粗大動作能力:
1.雙腳往後跳6步
2.獨立單腳站8-10秒鐘

六、自我照顧能力:
1.自己扣上及解開衣服上的鈕釦
2.自己上廁所,脫衣服,擦拭,沖水,並且把衣服穿好
3.自己穿鞋帶、綁鞋帶
4.可以對上拉鍊頭

5~6歲檢評估表

一、認知能力:
1.說出左右
2.將1~10的數字依正確順序排列

二、人際社會能力:
1.看見朋友遭遇困難時,會加以安慰
2.與4~5個小朋友合作玩遊戲,不需大人隨時監督

三、語言能力:
1.能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2.會敘述日常經驗

四、精細動作能力:
1.寫出自己的名字
2.仿寫簡單的字(大、小、日、月、人)

五、粗大動作能力:
1.雙腳左右側跳 (3個循環)
2.向一定方向運球

六、自我照顧能力:
1.打開牛奶的紙盒
2.扣好安全帽
3.坐車時繫好安全帶
4.端碗盤、傳遞碗盤

洗足


 2歲2個月,適逢母親節,就來個應景的幫媽媽洗足活動
不過,很顯然,這位小朋友還不懂"洗"的意思,只知道是要用水淋上去


演戲

滿2歲時,他懂得"演戲" 有一天,他坐在床上,我輕輕推他一把,讓他躺在床上,他爬起來後,我又再推了一次,他倒下後對我笑了一笑,於是我這次又作勢要推他,但實際上並沒有碰到他,而他卻自己假裝被推而往後倒......因為興趣拍攝此影片的念頭 這應該可以解釋成有"同理心"的表現吧!真好奇兒童在何時發展出這種心理能力...記得之前探索頻道有此類似的實驗